◇本报实习生 徐艳梅 张小丽 文/图
高挑的身材、亮丽的长发、净白的脸蛋、甜甜的微笑……初次见到高秀华老师,就被她的气质所吸引;走进她与15个聋哑孩子共同组建的“天使部落”后,更为这位80后教师执着追梦的精神所感动。
1989年出生的高秀华,大学期间学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一次义工实践让她与一帮特殊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一那年,高秀华和同学定期到当地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在没有接触特殊学生以前,高秀华十分担心会跟孩子们产生沟通障碍或心理隔阂。没想到,一个有自闭症倾向的5岁小孩,第一次见面就将高秀华紧紧抱住……这个小孩的举动,让她消除了心里所有的顾虑,并开始喜欢上这群特殊的娃娃。加上自己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特殊的感情,高秀华决定要当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
为了这个梦想,2011年,高秀华大学毕业后开始自学手语。
“那时候,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手语动作。”高秀华说,刚开始,两本共1000多页的《中国手语》和一面镜子是她的主要“老师”。因为没有基础,往往一个手势要练习好几十遍才能记住,有时候好不容易记住的手势,到了第二天又给忘记了。为了克服易忘的困难,她把学到的新词放到完整的句子里面记忆,一有空就对着镜子比比划划,并上网查看一些视频资料作为参考。
2012年8月,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招考教师。高秀华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好成绩获得“聋哑语文”教师的职位,目前担任该校哑2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然而,真正面对面地给聋哑学生上课,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给特殊学生上课,要比给普通学生上课难得多。口里说过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意思,都要通过手语来表达。”高秀华说,聋哑学生主要靠眼睛来接收信息,给他们上课不仅要边讲课,边思考,边打手语,还要招呼课堂纪律,一节课下来,老师几乎要动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和肢体。为克服课堂上的困难,高秀华一有时间就反复练习,曾几次将自己练哭过。
“有时候很认真地上完一节课,如果是普通孩子完全可以很好地掌握,可台下的特殊学生们仍一脸茫然。”这种现象,曾让高秀华产生严重的挫败感。
为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高秀华将表演技巧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加强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增强耐心,每一个知识点尽可能地讲细、讲透。遇到孩子们不易懂的知识点,她就一遍、两遍、三遍地反复讲,反复打手语。对那些犯了错误或闹情绪的小朋友,高秀华从不体罚他们,而是在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耐心沟通、说服教育。
2012年,威远县组织了新进教师的教课比赛,高秀华以第一名的成绩夺得了威远县“教育新星”称号;今年,在内江市特殊教育优质课竞赛活动中,她又荣获一等奖,并作为全市惟一一个名额被推举到省上参赛。
高秀华说,爱和梦想一直是她鼓励自己坚持干、坚持干好特殊教育的动力,那些孩子在自己的眼里就如同“天使”一般可爱,而自己就应该是这些“天使”的“首领”。为了自己的这份坚持,高秀华现在每天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泡”在教育和学习里。她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更多“折翼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而不仅限于现在班级里的15个孩子。
新闻推荐
(陈辉忠)今年以来,威远县连界镇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主线,以党员干部“基层行”活动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为“中国钢铁风情旅游小镇、四川丘区‘两化\’互动、...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