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里5个县区专场会,一县一策剖析问题谋突破——
□甘忠 本报记者 张明海 周海波
8月8日,内江县区发展“一县一策”工作推进会威远专场热气腾腾——
“威远冲进四川县域经济20强,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威远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循环经济”……来自市四大班子和10余个重点部门的负责人给威远县领导班子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毫不客气”。
5天里,内江市领导班子率市级各部门负责人辗转5个县区,连开5个“专场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会议采用“一县一策”的形式,通过县区深刻剖析、市级部门建言献策、市级领导凝练点评等方式,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推进发展。
会议目的非常明确: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推进“三大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开一次把脉问诊的“务实推进会”、取长补短的“思想交锋会”,确保思想有触动、作风有转变、工作上水平。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解决不得了”
“夯实底部基础,才能实现次级突破;加快县区发展振兴,才能做强市州经济梯队。”这是内江市领导班子的共识。然而,各县区县情不同,如何确保竞相跨越、齐头并进?“只有把每个县区的发展放在全市、全省‘坐标\’中分析,比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对照年初制定的规划和决定‘回头看\’,才能确保‘一县一策\’更有针对性。”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说。
早在专场会筹备阶段,与会部门和县区就接到“招呼”:少说成绩、多讲问题、研究对策、促进发展。“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解决不得了。”在曾万明看来:县区发展如果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有问题。
关键要找出真正的问题、抓出问题的症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在威远县委书记曾云忠眼中,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开放集纳的平台:市领导和市级各部门负责人齐聚县区“会诊”,面对面“开处方”,为县区的“把脉”精确而实在。
“资中工业化率排在全市最后一名,产业多属资源型、高能耗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收到建议,资中县领导“记录在案”……
参加会议的所有县区领导都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感觉:看别人,比自己,就比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差距。
县区晒问题、讲措施,市级各部门也不轻松,与会者无一能置身事外。内江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蒋学东表示:“在指出县区短板的同时,也找出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大家都有压力。”
一次特别的会议,把县区“逼”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跳出县区看县区锁定目标谋跨越
县区工作推进会结束第二天,东兴区委书记黄俊伟就召集全区相关部门研究落实下一步工作。
与东兴区一样,几天来,内江各县区、市级各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将涉及到自身的问题搜集汇总,进一步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年底前就要体现出成效,有压力,但更有动力。”隆昌县委书记张勇说。
“跳出县区看县区,会议不虚、不空、不偏,成果将持续‘发酵\’,每个县区将时刻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赛危机\’。”内江市市长杨松柏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进一步细化内江到2017年GDP超过2000亿的分年度、分县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出到2017年五县区GDP均要超过300亿元,市中区、东兴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中要提高5位以上,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排名提高8位以上。今年各县区要全力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作为这场特殊赛跑的选手,各县区也已定下发展目标和方向——
市中区以打造全国循环流化床技术示范基地为重点,将新区总体规划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加快建成“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
东兴区作为内江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将以建设内江新城、发展高铁经济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川南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
资中以产村相融、农民增收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以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为目标,通过连片推进“四新”建设,在全省百万人口大县中抢占“话语权”;
隆昌实施“三倍增”计划,全力推进268个县级重点项目和2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川渝合作“桥头堡”;
威远以打造千亿川威为重点,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内江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县区的发展。我们就是要通过打造这条特殊的‘跑道\’,进一步明确发展县区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形成比较优势与增强竞争力的具体举措,让每个县区快马加鞭,在着力次级突破中加快追赶跨越、在夯实底部基础中加快县区振兴。”曾万明表示。
新闻推荐
□郭飞本报记者李果2月22日,记者几经辗转,终于在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的一处田地里找到了正在培育玉米苗的林树清。“不要采访我,采访村干部更实际。”被村民尊称为“林三爷”的他一再婉拒采访...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