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太子湖
◇本报记者 伍雪梅 文/图
碧空如洗,白云悠悠,清澈的河水流过城市、途经村庄,摄影爱好者在水边拍照,孩子们在一旁游玩嬉戏。如今,甜城内江的河、甜城内江的水,美得让人陶醉,一个个湿地公园、一处处生态景观,让人怡然自得、流连忘返。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清澈的河水、美丽的湿地,在不久之前还是臭气熏天、垃圾遍布的黑臭水体。
近年来,内江以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为统揽,坚定把内江沱江流域污染治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至关重要,也是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2016年,内江城市建成区共识别出11条黑臭水体。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在困难面前,要如何探索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内江治理新路子,内江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讲方法:
系统谋划 精准施策
全市黑臭水体的治理理念:将11条黑臭水体打造成为11个连接城乡的带状、环湖公园,为内江市民拓展绿色生态空间。这意味着,每一条黑臭水体的治理都不是简单独立的,必须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精准施策。
以包谷湾黑臭水体、太子湖黑臭水体为例,二者均属于湖库型水体,它们与一般河流类黑臭水体相比,存在水位深、底部淤泥沉积厚等不利因素,用传统施工机械根本无法有效开展清淤工作。
市住建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过现场走访、水质检测、指标对比等方法,最终达成共识,强化技术支撑才是解决“一湖一库”黑臭水体治理的有效方法。为此,内江地区首次引进环保型绞吸式清淤船加岸上淤泥固化脱水设备。
日前,在包谷湾水库库尾段,工程机械在吊运树木,工人们正忙着补种绿植,进行最后的景观提升工作。在水库中段等区域,园林绿化、休闲步道以及观景平台的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一座崭新的生态休闲公园正逐步呈现。
本月底,包谷湾湿地公园即将开放。曾经的“臭水沟”摇身一变“后花园”,成为藏在城乡之间的诗与远方,绿荫、草坪、鸟鸣,无一不抚慰人心。
每一条黑臭水体的变化,都是水环境治理与城市品质提升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与科学谋划,主要得利于“五个坚持”:坚持既治理水域,又治理陆域;坚持既治理建成区,又治理乡镇;坚持污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污水设施补短板与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相结合;坚持水环境改善与综合效益提升相结合,最终实现治理成效范围更广阔、时效更长久。
同时,为破解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瓶颈和后期运营管理难题,实现高效率集资、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将11条黑臭水体控源截污、内源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和流域内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和内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实施,共152个子项目,筹集资金85.38亿元,有效突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解决后期长效运维问题,达到短期见效,长效保持。
抓工作:
稳扎稳打 持续推进
生态净化塘、游园步道、绿色景观、排水河道……11月19日,记者来到蟠龙冲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整个工程推进有序,以原生态保护为前提,对已受破坏的河道、坑塘进行恢复,打造以生态为本,净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绿意空间。
居民邓女士家离曾经的“臭水沟”仅几十米距离,以前除了难闻的臭味,最让她糟心的是一遇洪水季,房屋几乎年年被水淹,现在治理过后,居住起来更舒适也更安心。
当天,工人正在加紧进行排水河道的蜂巢格室安装,接下来,将实施生态提升打造,在河岸栽种花草树木,并在河道里局部摆放鹅卵石以及种植水草等。
蟠龙冲黑臭水体治理区域总长度约2.7公里,目前整个项目控源截污工程和清淤疏浚工程已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工程正火热推进中,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这,只是内江市打赢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高质量完成,内江市在治理黑臭水体的同时,协同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强化技术支撑,聘请国内高水平技术服务团队全程参与,确保治理方案落地实现。
委托农科院开展黑臭水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课题研究,筛选适合本地生长和有利改善生态的甲壳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以及沉水、挺水植物进行培育,恢复黑臭水体原生水环境和“生物链”,在源短流少的丘陵地区河流实现水清水浅。
一直以来,黑臭水体之所以“黑臭”,重点在于源头,“溯本清源”才是唤回“碧水清流”的有效方法。内江市建成了内江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运行在线监管中心,将处理能力500立方米/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纳入在线监管,提高污水处理数据记录、风险识别和事故预警以及应急处突能力,为实施“厂—网—河(湖)—岸”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此外,还启动了城区排水管网普查、检测和病害治理项目,开展排水管网诊断,摸清病害,因地制宜实施管网改造和修复;针对进厂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污水处理厂编制了“一厂一策”暨进厂BOD浓度提升方案,细化污水分区为管控单元,实现排水单元达标等。
看成效:
碧水环绕 生态宜人
推开窗户,能看到蓝天白云,让人一整天都神清气爽;走在湿地公园内,清澈的河水欢快流过,城市水系景观美丽宜人。市民蒋女士家住万达片区,谢家河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让她感受深刻。
整治前的谢家河流域河道两侧污水横流,一度成为沿线居民之痛,改善谢家河水环境和生态景观成为谢家河黑臭水体治理的两大命题。
结合谢家河区位条件,“流域协同、水陆共治、分段施策、建管并重”治理模式被成功实践。控源截污、内源防治、生态修复、景观建设、活水循环、智慧管控等多措并举,河道两岸景观效果逐步凸显,建成3处城市公园。
同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谢家河下游正在开展“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节点打造,目前水清水浅的景象初步呈现。
短短几年时间,全市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贯彻,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进,生态水系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水系景观美丽宜人。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内江城区11条黑臭水体治污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经水质检测已不黑不臭,公众评议满意度均在90%以上,已上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达到治理“初见成效”,同时生态修复及景观效益逐步呈现,目前正全力以赴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收尾工作。
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建设城市水系景观是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内江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水质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水系环境的治理任重道远,内江市站位高远、着眼全局、勇于担当,以最坚定的决心、最细致的工作、最严格的措施,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只为唤回碧水清流,确保“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美好愿景全面实现。
新闻推荐
观众钟佳慧:“我们看完之后很受触动,没有想到我们内江还有这么多漂亮的地方,更没想到内江还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和动人的故事...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