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萍
实习生 李秀敏
果园连片、瓜果飘香、产业兴旺、村美民富——这是内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愿景。
美好愿景已经许下,内江该从何处下手?
坚持党建引领在园区。实施党建引领园区产业发展行动,构建“园区大党委+村党支部、产业支部、庭院党小组”的全域覆盖组织体系。
坚持规划发展在园区。高标准编制园区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和详细规划,引导园区建设突出特色、百花齐放、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加强与成渝地区、毗邻地区对接,围绕省上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
坚持产业布局在园区。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种养循环、生态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向园区集聚、靠拢。聚焦发展四大特色农业产业,突出连片布局、连片种植、连片生产、连片管理,力争形成更多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坚持科技创新在园区。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争在每个百亿产业集群打造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每个园区设立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大院),推动更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率先在园区落地生根。
坚持利益联结机制在园区。推进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试点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广“五统三分”“三化”“三换”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引导农民以产权、资金、劳动、技术等与入园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稳定长期合理分享园区增值收益。
坚持项目实施在园区。加大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力度,确保追上时间进度。继续突出项目抓手,狠抓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架子猪补栏、生猪有序出栏、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等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出栏240万头目标任务。
坚持龙头企业在园区。以园区为主战场,狠抓龙头企业培育,今年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省级3个、市级16个、县级20个以上。支持企业驻园发展,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户从小市场汇入大流通。
坚持成链加工在园区。每个县(市、区)要建设1个以上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就地就近建设与产业基地规模相适应的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确保园区内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90%以上。
坚持三农服务在园区。结合开展“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组织农业专家、农技员等为入园主体提供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园区农资供给、农机作业、产品营销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园区由“卖原料”“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在园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等农业新业态,推动农文旅体养跨界融合。要深化产村融合,推动园区与“美丽内江?宜居乡村”协同规划、协同建设、协同发展。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持续推进“五清”行动,推进园区内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和厕所“三大革命”,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措施,确保园区环境不断优化。持续开展“六网会战”,推动形成配置较为完善、功能较为齐全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力度。
坚持绩效考核评估在园区。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强化考评激励,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设置,完善监测、评价、淘汰机制,对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摘牌,倒逼园区整体成势、能级提升。
新闻推荐
(记者兰萍)10月13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1~9月,内江城区PM10浓度为45.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降低9.6%,PM2.5浓度为32.1微克...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