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基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资料图) 记者 王斌摄
◇本报记者 段春秀
内江市文化馆将设立分馆;各类特殊群体均可享受“对象化”文化服务;组织公益性文化艺术作品展览等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4月14日,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内江市从2020年2月到2022年12月,利用两年时间,实施市文化馆效能提升六大行动,不断丰富全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设施网络
建立覆盖全市的全民艺术普及网络
在实施设施网络达标行动方面,市文化馆将对标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进一步加强场馆建设,提升文化馆设施设备和数字化服务水平。
同时,完善全民艺术普及网络,进一步加强群众文艺阵地建设,在全市设立内江市文化馆分馆,建立覆盖全市的全民艺术普及网络;加强群众文艺阵地规范管理。
关键词:服务供给
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实施服务供给优化行动方面,内江市将健全基本服务项目,严格落实文化馆免费开放政策,保障特殊群体权益,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对象化服务。
同时,还将畅通艺术普及渠道,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开展馆际交流合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互联互通;打造群众文艺品牌,带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组织参与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以“群星奖”比赛等为抓手,开展好内江市“幸福文化广场”文艺展演、“百舟竞渡迎端午”“千龙千狮闹新春”等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
关键词:服务模式
创新推出“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在实施服务模式创新行动方面,市文化馆将完善供需对接机制,结合公众需求和自身实际开展错时延时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同时,加强流动服务,创新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流动载体,提升公共文化流动服务水平,开展“结对子、种文化”“下基层、送文化”等活动,让基层的艺术进城来、城里的精品下乡去。
此外,还将实施青少年艺术普及项目,依托文化馆资源和平台,与学校、青少年宫、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合作,设立“艺术普及教育基地”,推广青少年艺术普及,大力培养艺术后备人才。
关键词:数字服务
力争2022年全面实现数字化服务
在实施数字服务融合行动方面,市文化馆将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到2022年,力争全面实现数字化服务,实现在线提供信息资讯、品牌活动、艺术普及、课程培训、需求征询、服务预约、绩效评价等服务。
在做好数字化资源配置时,将围绕各艺术门类,采用动漫、专题片、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建设适合手机端传播、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艺术普及资源。
此外,还将加强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探索“互联网+群众文艺”创作与传播新模式,加强优秀作品传播。
关键词: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群众文艺领军人才
在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时,市文化馆将全面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扶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开展文旅志愿服务,培养一批群众文艺领军人才、群众文艺创作骨干、群文活动组织管理骨干,培养扶持一批长期活跃在基层、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团队,搭建文化志愿服务网络综合平台。
关键词:深化改革
更多活动可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在实施深化体制改革行动方面,市文化馆将深入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吸纳全民艺术普及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在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上,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实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将公益性数字文化产品的制作与传播、公益性文化艺术作品展览、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讲座、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含戏曲)的组织与承办、原创公益性舞台艺术作品的演出与宣传等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市文化馆馆长黎威介绍,到2022年,内江市将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全民艺术普及网络,发挥全民艺术普及的示范性、引领性、基础性作用,市文化馆场馆标准将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大数据和文化馆建设深度融合,全民艺术普及品牌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新闻推荐
《内江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培训会召开形成合力 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全媒体记者尤奇星)4月16日,《内江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培训会召开,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充分认识《条例...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