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利
内江经开区全貌(受访单位 供图)
升级为“国家级”(受访单位 供图)
开发区最早的办公室场所(受访单位 供图)
讲述人:王洪利
王洪利,1963年11月生,1992年到内江经开区工作,先后任办公室主任、松山公园建设办公室主任、经开区发展处处长、经开区党政办主任,2013年3月退休。
背景:
内江是全省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城市。其中,内江经开区最早摘得“国家级”招牌。王洪利是经开区设立后第一批踏上这片土地的干部之一,他见证了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到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的重大意义,也见证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本报记者徐艳梅整理
催生出来的
“国字号”计划
内江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全省设立的首批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下辖西林和城西(原名双苏)两个片区,同年10月奠基建设。后来,行政区划几经调整。
纵观内江经开区发展历史,我认为1992年至2000年可以算是起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内江经开区有一定的发展,但速度并不快。2002年至2008年,为内江经开区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期,随着太白路、大千路、汉安大道(大千路口以西段)、西林大道、兴隆路等多条道路相继建成,城市路网尤其是东兴区片区发展骨架路网形成。
2008年,市政府对内江经开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划出原西林片区管辖范围,要求内江经开区一心一意搞工业开发。也就是在这一年,内江经开区提出了创“国字号”计划。
那么,为什么选择在2008年提出这样的计划呢?2003年,国务院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并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直到2007年以后,审批政策才逐渐“解冻”。同年,受“5·12”汶川大地震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务院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发展机遇良好。从全省来说,自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都经开区为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德阳、绵阳、广安、广元、遂宁、宜宾等兄弟市都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为城市发展扩建扩能。
形势催人。我们希望通过升级“国字号”,获得国家在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提升开发区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增强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资,引领内江经开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干劲十足抓创建
当时,内江经开区先后成为省政府规划建设的“1525”百亿重点园区、纳入“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从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建设。因此,创建“国字号”的过程也是这两个工程和计划推进的过程。全市上下干劲十足。
市上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开发区管委会、市中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全力以赴做好申报工作。
那时我在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申报所需的文字材料,加班对我们来说是常态。我记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标准,零零总总加起来上百项,涉及范围极广、牵扯面极大,不仅牵涉到几十个市级部门,还与两区有直接关系。
要做到逐项达标,实际上是对全市上下凝聚力的考验。一次到遂宁的学习之旅让大家加深了这样的认识。当时,遂宁经开区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经开区,通过对比发现遂宁与内江的工业、城市建设等均处在同一水平,但他们的各项指标却把我们远远抛在后面。深入研究发现,我们在全市协调配合和资源综合利用上吃了不小的“亏”。之后,申报工作打破了原来“只把眼光局限在内江经开区本区域”的格局,而开始提出“多地建设”“协作互补发展”的思路。
之后,内江经开区的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凤凰集团、巨腾国际、三龙电子、海德科技、效率源、汇宇制药等企业相继落户,为内江经开区发展增添了无限动力。我们提出“保姆式”服务,不仅招商更注重安商。为了将就企业的时间,常常深夜谈项目、看现场、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很多企业事后称“被内江人搞定”。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巨腾国际落户开发区。在项目合同签订的当天,平场工作就随即展开,第二天就召开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先干活,后算账”“5+2”“白+黑”,30天夷平了近30座山丘,填平了二三十个沟壑,近2000亩土地如期交付使用……高效的“内江速度”“内江效率”和“内江服务”,让巨腾国际高层深受感动,直到今天仍被传为佳话。而这一项目的落户,实现了内江电子信息产业零的突破。
踢好“临门一脚”
事实上,2011年,市政府就把《关于申请将内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提交到了省政府。正常程序应由省政府审批后,再转报国务院审批。但受政策影响,内江的这份申请一直到2013年初仍未批下来。
当时大家都有点泄气了。而且听说,全省在布局最后一批,之后便不再发展新的国家级经开区。2012年,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到内江调研,了解到内江的创建过程后,鼓励内江:“不要放弃!”之后,全市上下又重拾创建信心,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
2013年元旦,市领导带领大家去了北京,我也一同前往。我们在北京待了好几天,分别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后更名为自然资源部)对内江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这次“走上去”对创建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来大家把它比作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
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内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这是自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都经开区为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四川省第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家都欢呼雀跃。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内江经开区创“国字号”的过程就是内江发展战略不断明晰的过程,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的思想不断解放和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它更加凸显了内江在川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显著地位,同时也为后来内江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起到了助推作用。
新闻推荐
东兴区新店乡万丰鼎盛花椒种植基地项目:小小花椒树 致富大产业
东兴区新店乡万丰鼎盛花椒种植基地项目是2019年市级重点项目。近年来,该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持续带动农...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