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红火 (李静 摄)
回味面馆面条 (李静 摄)
讲述人:
吕贤贵,内江人,出生于1955年,1985年在内江市中区北街开了“回味面店”。30多年来,他靠着这家面馆供养了一家人,奔向幸福小康生活。 背景:
1979年初,为了解决城镇中的就业压力,国家允许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等手工业个体劳动。之后,各地政府认真执行这项政策,解放思想广开就业门路。这样,打破单一公有制结构的实际步骤首先以解决就业问题为突破口开始起步。以此为契机,1979年-2002年,内江个体私营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以持续发展,涉及农林牧副渔、采矿、制造、批发零售、房地产、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多个行业。
◇全媒体记者 李静 整理
■ 辞职下海改行开店
改革开放初期,真正从事个体行业的人并不多。我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在服装厂上班,吃大锅饭,效益不好,工资低。看到身边一些朋友乘改革开放春风下海经商并获得了第一桶金,我开始心动了。
1982年-1985年,是个体工商户发展速度较快的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既然有国家政策扶持,与其靠着那点死工资过紧巴巴的日子,不如自己做生意。说干就干,妻子是餐饮公司的,她了解内江人喜欢吃面的习惯,而且内江牛肉面味道好、历史悠久,于是我俩商量一起开面馆。
1985年3月,我辞职后和妻子将北街的老瓦房简单收拾收拾,挂上一个“回味面店”招牌,面店就开起来了。我找来一块木板写上价格,1毛钱一碗的臊子面、炸酱面……然后将木板挂在店门口的电桩上招揽生意。
一开始,生意不好,我根据顾客的意见不断改善。两个月后,有了一些老顾客,渐渐地生意越来越好。1985年5月,我正式办理了营业执照,请了3名下岗工人当服务员,生意步入正轨。
我记得那年办理营业执照的特别多。有数据显示,截至1985年底,内江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了98225户,从业人员137964人,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11倍和140倍。1986年以后,个体经济稳步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但因为我家的面分量足、口味好、口碑好,生意反而越发红火。
■ 擦亮招牌客如云来
我有些遗憾没把当年热闹的场景拍照留念。
那时,我的面店只有十几个平方米,一张桌子,几根长凳,一张床,还有一个柜子,白天开面馆,晚上当住所。早上6点多我们就开始营业,通常只经营上午。顾客有工人、学生、附近居民,凳子坐满了,大家就坐在床边,还有不少顾客端碗站着吃,聊天谈笑,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候煮面都是烧煤,风吹过时,浓烟滚滚,熏得人睁不开眼,尤其到了夏天,闷热,汗流浃背,很辛苦。
这样的艰苦条件,让我坚持干下去的理由只有一个:挣钱养家。生意红火起来后,我的月收入比之前翻了十余倍,达到几百块一个月,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1989年,我们一家靠着经营面馆在桂湖街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花了4万多元。从此再也不用晚上挤在面馆住,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到1995年,政府决定对北街一带的房屋拆掉重修,我只需要补1万多元钱。这样的好事,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和店员们在家中休息,每个月还能领到政府补贴的60元钱,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房屋修建好后,我迫不及待将店面进行了装修,砌烟囱、铺地砖、打灶,原本十余平方米的小房子已经扩到将近40平方米,土墙瓦房变成了砖房。除了我,其他个体户的房子也改造升级了,整条街道焕然一新。客人们来店里,有座位,有风扇,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务。
■ 发家致富蒸蒸日上
面店重新装修的同时,我卖掉了那套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换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屋,一家人住进去,宽宽松松。我很庆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随着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的学杂费、生活费,一点都不用焦愁。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
再后来,我的面店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来我这里拜师学艺,他们有的是农村出来的打工仔,有的是内蒙古来的大厨师。能将内江牛肉面的手艺和文化传向五湖四海,我感觉十分自豪。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长大工作,买了电梯公寓,买了车,生活不愁。现在开面馆,与其说是为了养家糊口,倒不如说是为了一份责任。朋友建议我开分店,我婉言谢绝了,我已经60多岁了,开分店必然力不从心,要保证质量,我守住老面馆就好。
30多年了,最初请的那3位下岗职工已经成为我们店内的得力帮手,后来,我还新招聘了其他服务员,包括我在内,店内一共11人。从前只做上午的生意,现在随着市场需求,面馆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左右。很多食客都是我的老顾客,包括一些从市中区搬到东兴区的老邻居,常常专程到我店里吃一碗面。顾客越来越多,我的店成了网红打卡点,远道而来的人还会在这里拍照、留影。人们提起我的回味面馆,总是会竖起大拇指。
这一切,都得感谢党和政府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其实,除了我自己获得成功,我身边许多在改革开放后创业的朋友都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开厂矿,有的搞工程,事业蒸蒸日上,生活有滋有味。我想,有这样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新闻推荐
内江市民投诉:大千园景区商业街存在占道经营等乱象 相关部门:已调查处理,要求商家及时整改
人行通道被占用相关部门到现场调查处理◇全媒体记者张生俊文/图近日,有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东兴区大千园景区商...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