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种甘蔗的往事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2-16 01:19   https://www.yybnet.net/

◇王作东

上世纪,内江各地大面积种植甘蔗,资中农村也不例外。那时候,甘蔗﹑花生是资中农村的大宗经济作物。农民既喜欢甘蔗,也抱怨甘蔗,喜欢是因为甘蔗能换钱,抱怨则是因为种甘蔗很辛苦,农民抱怨的时候,称甘蔗为“霉子棒棒”。

过去资中种的甘蔗一般是芦蔗,这种甘蔗不留兜,稍长杆细形同芦苇而得名。产量不是很高,亩产一吨左右。

甘蔗种植分春种和秋种。春天种植甘蔗一般在惊蛰前后,套种于胡豆行间,一般行距在一米左右。春种甘蔗以种尖为主,因为春天容易发生倒春寒或春旱,甘蔗发芽率不太稳定,所以放三个头以上的较多。秋天种植一般在处暑之后白露以前,秋种甘蔗的种子都是用的整株,气候也适合甘蔗发芽生长,一般只放两个头。秋种甘蔗虽然成本比春种高,但是产量比较稳定。

甘蔗的中耕管理一般都在夏至前后,首先是“上小行”,也叫“挖灰口”,这一道工序很重要,其中包括排蔗株、补缺窝、追肥,排蔗株分为“一条河”“满天星”两种。大多数认为“满天星”为好,因为植株均匀便于甘蔗生长,也便于日后“上大行”时放泥巴。

在小暑节气之前必须拖好“大行”。拖“大行”是用扁锄,要求行子要理直,理成“乌鱼背”。因为“挖灰口”、“上大行”都是夏天的农活,甘蔗林里酷热难耐。清晨天气虽凉但是露水很大,人钻进甘蔗林里全身会湿透,吃早饭之后天气炎热,甘蔗林里如蒸笼一样,汗水直淌,全身也要湿透。那时农民在甘蔗林干活,只穿一条短裤,披一条汗巾擦汗。这样倒是凉快些,但浑身被甘蔗叶子划出条条血痕,汗水一浸就痛得钻心。当年有个男知青,挖了一天“灰口”,满身被甘蔗叶子划起伤痕,晚上洗澡痛得直哭。

种甘蔗辛苦,收甘蔗也不轻松。收甘蔗,以前叫“办甘蔗”,时间一般在立冬之后至大寒之间,也有过了立春才收的。一般是先收老兜子甘蔗,因为收了老兜子甘蔗,还可以抢种一季小麦。挖老兜子甘蔗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把甘蔗连兜挖出,四行为一排,一人一排把甘蔗摆直就行。而要留兜子的甘蔗,就要求快锄低铲,不能挖破兜子影响来年种子发芽。留兜子的,收甘蔗后还需要挖行子,待立春后还要松兜子以利于发芽。

旧时运甘蔗的叫“刀把子”,工具是用四根木棒钉成的“马马”,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用一根短扁担固定在中间作为人肩的受力点,上面叫“马钎子”,下面叫“马脚”,还要用竹竿做一根“马杆子”,以备路上歇气好用。一个壮年劳动力一次可以挑一吊甘蔗(75公斤为一吊),气力好的可以挑两吊。

收甘蔗一般在寒冷的冬天,不管打霜落雪,只要“青山管事”(负责甘蔗收种的干部)通知办甘蔗就得按时办。当时农民有一句俗语:“热也是干蔗,冷也是甘蔗”,道出种植甘蔗的辛苦。

新闻推荐

白领返乡养青蛙 趟出乡村致富路

李斌整理防护网李斌夫妇查看小青蛙生长情况部分蛙田◇本报记者张小丽文/图十几岁时,他就外出打工,从一线小职员做到经理一...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种甘蔗的往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