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共为绿色内江再添绿 ——探访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部分子项目

来源:内江日报 2018-11-09 06:07   https://www.yybnet.net/

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修建洗车池

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效果图)

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工人们正在植树

◇本报记者 包中强 文/图

昔日的黑臭水体华丽变身为生态美丽的绿色廊道,曾经的山坡河岸逐渐变成功能配套齐全的城市公园,一个个湿地公园犹如一颗颗翡翠镶嵌在沱江之滨……这一个个改变,源于内江市正在大力推进的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与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

总投资60余亿元的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包括全市、县(市、区)全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1条黑臭水体治理,岸线生态修复和公园景观建设,共139个单项。这个事关420万甜城儿女的浩大工程已拉开序幕,正朝着建设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而奋斗不息。

● 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大面积绿化工作正在开展 ●

11月2日,天气晴朗,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现场。记者来到邻近汉安大道一侧看到,山坡上已经种植好的树苗、花草在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环山铺设了平整的人行道,远处还有一座新建好的公厕,公园格局已初现雏形。随后,记者又来到该项目邻近市体育中心项目的一侧看到,挖掘机和工程车轰鸣,工人们在大型吊装机械的辅助下栽种树苗,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曾经被称为臭水沟的谢家河,正在悄悄地改变着面貌。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是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也是内江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之一。由内江建工集团于2017年提前开展工程建设。

据该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兵介绍,目前3.6公里的截污干管已全部完成,公园景观造型也基本建成,部分区域正在栽植植物,园区的道路、公厕、栈桥等配套项目正在有序施工。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竣工后,城市将新添一座公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450亩,甜城市民也将多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记者还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按照规划,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还包含建设谢家河再生水厂和“一通道两桥梁”。谢家河再生水厂收集谢家河片区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和绿地灌溉,形成谢家河活水循环,届时将呈现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自去年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全国试点之后,内江市申报全国2018年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9月29日,内江市通过省上组织的专家评审,成功被四川省推荐参加全国组织的竞争性评审。10月24日,市委书记马波带领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参加财政部、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争取公开答辩,内江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选取20个城市作为示范,内江市为四川省唯一入选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定额补助资金6亿元,在示范期内拨付到位。

内江市城市建成区共识别有11条黑臭水体,谢家河是其中之一。目前,11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已全部开工并顺利推进,建立了11条黑臭水体河面漂浮物打捞、河岸垃圾清理常态机制;开展了沿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行动;开展截污干管建设和河底清淤等工作,实施岸线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景观。计划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等工作,将11条城市黑臭水体打造成为连接城乡的11个带状(湖状)生态公园,为内江市民拓展绿色休闲空间。

● 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项目已开工预计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

沿河堤错落有致分布的景观道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临坡而建供市民休憩赏景的景观亭。11月2日上午,不少市民趁着晴好天气,来到花萼湿地公园(南段)休闲散步。

花萼湿地公园位于沱江东岸,南起于新坝大桥,北止于花园滩大桥,全长2.1公里,占地面积约350亩。其中花萼湿地南段由市住建局负责,已于2018年春节前建成投用。而就在10月31日,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项目也正式开工,这意味着不久以后,花萼湿地公园将显著“扩容”,可供观赏的景点也将增多。

11月2日,记者在花萼湿地公园北侧看到,一组工人正在钢筋上铺设木板,紧邻他们的几名工人正忙着运砖、砌砖等工作。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张勤营告诉记者,为积极落实环保要求,确保后期安全文明施工,目前正在修建洗车池和沉淀池,防止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在春节前,他们将开展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项目的地面清表、土石方开挖回填和公园路基施工等工作。

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由市住建局负责推进建设,北京首创股份公司和其联合体四川青石建设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于今年10月底进场施工,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建成投用。

在建设过程中,花萼湿地公园尽量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和原生松林植被并实施林相改造,修建沿江亲水步道,开展公园景观建设,配建公厕、停车场、篮球场、极限运动场和小品建筑等,完善照明亮化设施。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赋予花萼湿地公园文化内涵。该地原为“花萼村”,是唐朝状元范崇凯的故乡。根据这一史实,市住建局委托内江诗词楹联协会收集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在花萼湿地公园(南段)建设中就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法,再现了 “状元井”“状元亭”。在花萼湿地公园(中北段)建设过程中,将建设“花萼书院”,营造出既自然野趣又文化浓郁的滨江生态湿地公园,连接新坝大桥以南已建成的清溪湿地公园和沱江对岸拟建的邓家坝滨江湿地公园,形成内江新城区超过3000亩的环状绿色生态走廊,构建内江沱江滨水绿色生态廊道。

花萼湿地公园,只是全市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一个缩影。为提高内江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水平,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破解资金瓶颈和后期运营管理难题,实现高水平建设、高水平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全域治理、统筹兼顾、打捆实施”的原则,内江市将2017~2019年计划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已动工的除外),打包整合为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主要包括污水收集管道、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生态护坡、公园绿地建设和河岸生态修复,范围全面覆盖主城区,各县(市、区)全部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共包括27个子项139个单项,总投资62.82亿元。

从2017年3月起,由市住建局负责统筹推进该PPP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今年7月6日开标选出了中标社会资本合作方——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10月9日,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签约仪式在内江举行,市政府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及联合体单位共同签约,合作期限为25年。

按照计划,第一批次53个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建设,其中玉带溪黑臭水体整治等已进场施工。计划通过3年时间,完成PPP项目所有单项目建设,并在建成后22年内由北京首创股份公司开展运行管理维护。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我们一直在路上 ——内江市庆祝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邓婉蕾为庆祝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节日,学习弘扬范长江精神,11月7日,内江市庆祝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活动在东兴区...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共为绿色内江再添绿 ——探访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部分子项目)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