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档案馆有一张《曾达一墓碑拓片》,该拓片记载了内江糖商曾达一的一生。自他之后,糖业成为了内江的重要产业,也成为了甜城内江的文化符号。
相传,曾达一生于1693年,福建长汀县安仁里孝感乡人(今长汀县濯田镇安仁村)。年少时,为了干出一番事业,曾达一随叔父一道入川。他们取道湖北恩施,由旱路入川。一路上,为了节省路费,叔侄俩只吃米饭,从不点菜。也正是靠着勤俭持家,曾氏家族才兴旺发达起来。这段经历成为日后曾家教育后人的必修课,“宜尚勤俭以兴家业”“勤能致富治家”也成为了曾氏家族的家训。
到了内江后,曾达一见这里土地富饶,气候宜人,便又返回福建携两捆甘蔗种入川。
为了挑选耕地种甘蔗,曾达一顺沱江而下,寻至现在的市中区龙门镇梁家坝时,见一妇人在江边哭泣,遂上前询问。原来,那妇人姓邓,守寡,有两子,长子在江中游泳时被淹死了。为此,妇人想卖掉梁家坝的这块土地,离开江边。
考虑到妇人长子新丧、家庭困难,曾达一没有讨价还价,不仅买了那块地,还送了妇人一只大公鸡和两匹土布。有了土地和甘蔗种,曾达一开始在内江大面积推广种植甘蔗,并办起了大量的制糖作坊。这也造就了当时内江沱江两岸“遍地是甘蔗,五里一糖房”的繁荣景象。
经过数年的发展,曾氏家族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巨富。之后的几百年,曾家的后裔不断开枝散叶,内江的制糖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90年代,因各种因素,内江糖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当地人不会忘记,是曾达一为内江制糖产业带来了几百年的辉煌。
卢晋骥本报记者邵明亮整理
新闻推荐
7月21日至22日,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夏季)分会场“甜城甜·山村美”内江乡村之旅·黄鹤湖旅游区盛夏旅游季暨201...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