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向着“健康内江”出发—写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即将搬迁入驻之际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4-24 05:1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兰萍

家住市中区临江小区的陈艳虽然有车,但每次去市第一人民医院,却只能选择乘公交车或者打的。交通拥堵、路况复杂、停车困难是她如此选择的原因。说到这个身处“闹市包围圈”的医院,不少市民都颇有同感。

“5月2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将迁至新区并投入运行;5月26日,医院新区门诊、急诊开诊……”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即将部分搬迁的消息不胫而走,这让整个内江沸腾了。毕竟,去一医院看病能否更方便一点,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牵动着全城人民的心。

作为内江首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的建设和搬迁入驻,是内江市遵循“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落实《“健康内江2030”规划纲要》,加快“健康内江”建设的重要时刻走出的关键一步,内江及周边城市众多市民将因此受益。

但,经历者都知道,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

看病难

改善就医环境成当务之急

4月20日,一篇题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最新最全消息都在这》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最内江”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市民广泛关注。

内江经开区苏家桥社区居民黄勇,几天前才经历了就医的困扰,得知市第一人民医院搬迁的消息,尤为激动。

原来,4月16日上午,黄勇的妻子突发腹痛,黄勇连忙驾车带妻子去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南病区)就诊,结果车刚到医院入口,就被堵住了。因医院停不了车,又不能将车扔在路边,无奈之下,他只好让妻子下车独自去检查,待停好车后再去会合。

半个多小时后,黄勇找到妻子,妻子挂完号后一直在等他。后来,当他们辗转来到B超室排队时,却被告知已经预约到了两天后。黄勇告诉记者,这样的就医过程,让他颇为“受伤”。

看病贵、看病难,并不是黄勇一个人的体验。

医改,关乎民生。

其实,早在2009年,内江市就从“挂号人满为患、异地报销困难、治疗费高难以承受……”等一系列被市民所诟病的“看病难”问题着手医改,启动实施了分级诊疗、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单病种收费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现状来看,随着近年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双百”城市的建设,内江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城区面积、人口大幅增加,内江市群众不断扩大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仍然存在急需解决的矛盾,并呈现出五大“病症”——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床位少、业务用房少、大型设备少、执业医师少的问题仍然突出,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特别是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知名专家、科研水平等方面仍然缺乏或不足,与省级医院及西南其他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乡镇计生工作人员急剧减少……

面对内江市医疗服务现状,不少市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市民郭女士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据她回忆,由于床位有限,每次待产时疼痛难忍却不得不住在过道,这样的经历让郭女士和家人都很“烦心”。

改善就医环境,是群众所盼,也是内江市深化医改工作的当务之急。

补短板

着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方面作出的重要部署。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但内江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分布不均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等,也对内江市深化医改提出了更高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内江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健康内江”建设就不能失速,更不能缺位。

从何处入手?内江已经拿出具体行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内江市医改领导小组,在坚持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基础上,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在“健全医保、创新医疗、规范医药”上狠下功夫,有力推动各项工作,旨在让群众“有钱看病”“有好医生看病”“有好医院看病”。

众人划桨开大船。为扎实推动这一惠民工程,全市有关部门集体行动,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医改,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同时,为确保推进力度和效果,内江市将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近年来,内江市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单病种付费、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工作重点,先后研究出台了《“健康内江2030”规划纲要》以及《内江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7-2020年)》、《内江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等19个有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措施办法,并在分级诊疗制度、按病种收费、药械采购、综合监管、基层服务能力等工作上创出了内江医改特色。

在推进医疗机构建设上,内江市更是不遗余力。2015年,内江市就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市中医医院(新区)项目纳入“十大社会事业惠民工程”,这成为推动内江市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经过努力,目前,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市中医医院(新区)运行秩序井然,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也即将投入运行。如此一来,全市三家三甲医院全部在内江市新城区有了新“阵地”;同时,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这些都是内江市在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上取得的新成效。

顺民意

打造一流就医环境

住院大楼、门诊部已经成型,自西向东横跨数百米,建筑恢弘大气;路面和停车场等区域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为搬迁作最后的准备;住院大楼内,明亮整洁,装饰风格清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这是4月20日,记者在汉安大道西段1866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看到的场景。

据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5亿元,占地139亩,总规划用地355亩,总占地面积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南病区)的两倍多。

床位多、设备先进、布局科学、停车容易……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决策与群众呼声一致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历经岁月的锤炼,走过近80个年头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在不少内江人心中留下了深厚的感情。

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目前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多年来,医院为推进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79年过去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虽有精湛的技术,但受制于基础设施薄弱,已经不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新区建设已成了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的大事。

怎么办?

2013年,本着让患者满意、人民满意的原则,经市委市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几上几下的讨论、磋商、规划、选址、酝酿,在汉安大道(内江北高速公路入口处)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的消息在人们的期盼中惊喜传出,并迅速成为不少市民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2015年9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投入运行,不到3年的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就将投入使用。

据悉,建成后的医院(新区)楼内将迁入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及部分内、外专科等,同时将增添德国西门子3.0T磁共振、德国西门子乳腺钼靶机等多台大中型医疗设备,配备楼宇自控、消防控制、人脸识别、门禁等一系列综合管理和安保服务系统,进一步提升医院诊疗服务水平,营造安全有序的院区环境,力争为患者提供一流的、现代化的就诊体验。

“憋屈”多年的一医院终于要部分搬迁了!不少内江人民竟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以前去医院看病不是停车难、排号难,就是床位少,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的建成将大大解决这些问题。”市民江丽英随时关注着医院的建设情况,“以后市民看病再也不用‘碰运气\’了。”

我们相信,建成后的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必将缓解广大病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内江市控制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疾病的能力,提高对突发医疗事件快速反应和收治病患能力,从而对内江市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医疗、预防、保健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全市人民总体健康水平,促进内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新闻推荐

内江市举行2018年“书香天府·内江”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

(全媒体记者尤奇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在“4·23世界读书日”即...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干部任前公示2018-04-21 06:51
评论:(向着“健康内江”出发—写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即将搬迁入驻之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