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 张玉萍
牡丹亭畔,赋一片深情。
汤显祖“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演绎奋不顾身的人间至情,述一场生生死死惹人怨的爱恋。赏读《牡丹亭》,品缠绵秾丽的文字,知苍茫人世的生死至情。
《牡丹亭》逶迤而来,堪称文奇、情奇与事奇,令普天下有情人无不嘘欷欲绝,恍然自失。
文奇、华丽的唱词和优美的曲艺,尽展汤显祖的文采,《牡丹亭》传奇一经出世,文人雅士,案头无不置一本,朝夕把卷,吟玩不辍。一曲《牡丹亭》,唱彻秋闺,惹世间有情人为之心殇。商小玲演唱《寻梦》一段 ,悲恸气绝于舞台。冯小青姑娘写诗寄情:“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自小孱弱的俞二娘在病中,偶然读得《牡丹亭》,终夜不寝,郁郁寡欢,临终前从松开的纤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戏本。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和俞二娘无缘相识,却因《牡丹亭》而灵魂相依,痴人痴心何故惹尘埃。
情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杜丽娘生在宦族,长于名门,本应是贵女的典范,却为无端而殇亡,唯情而已。她一个闺楼里的小姐,为诗章讲动情肠, “关关睢鸠,尚然有洲诸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在诗歌的感发下萌生了对爱情的追求。杜丽娘春日游园,梦中初遇柳生,在芍药栏前,牡丹亭畔,千般爱怜,万般温存。一场虚幻的梦境,竟让她相思成疾,临死前曾言:“但葬我梅树下”,对情执着追求,最终夭亡。死后来到地府,她始终不忘情郎,面对威武的阴司判官 ,仍然要求道:“就烦恩官替女犯查查,女犯丈夫还是姓柳姓梅。”以鬼魂之身与柳生相遇,互述情肠。或许是上天垂怜,让丽娘还魂,两人终成眷属。
奇事更奇。杜丽娘慕色伤春竟致香消玉殒,一奇。死后还阳,又一奇。游园的短暂相会,似梦非梦。杜丽娘因花而梦,因梦生情,因情生怨,无疾而终。梅花树下,伊人独倚,日渐憔悴,一幕幕恍惚就在眼前。柳梦梅梦到梅花树下立个美人,“不长不短 ,如送如迎”,与杜丽娘情起痴缠,情肠已动,覆水难收。人鬼相遇,夜半无故遇明月之珠,美人娇娇,相依相偎,是人亦或鬼,有何妨。当丽娘的魂与柳梦梅相见时,眉目相映,眼里都镶嵌着彼此的影,似是两个故友分花拂柳而来,那人那影,莫不是梦中的人儿。发冢还魂,美人依旧,死而复生。奇哉,怪哉!
牡丹花开,情窦初开的少女,非梦中人不嫁,非梦中人即死 ,是执念,亦是痴念。死则聚,生则离矣。红颜死于情,死于牡丹。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情死于斯,时也,势也。
一代代王朝轰轰烈烈而来,又失魂落魄而去。那历代文人何尝不是如此。汤显祖是寂寞的,虽名留青史,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救赎自己的道路,只能通过文字编制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梦。少有文人曲士能从汤显祖的绝对高处中尽解其意者,久而久之,则致使 “牡丹之情 ”的深沉内涵逐渐消亡。
不品痴言,何解痴情。
新闻推荐
内江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开启“绿色通道” 尽早点亮白朝路路灯
近期,市中区白马镇居民反映,白朝路自从重新修路之后路灯一直处于未亮灯的状态,给居民出行及行车安全造成诸多不便,希望路灯能尽快亮起来。3月19日,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收到白马镇政...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