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许秀莲 文/图
身着蓝色立领羽绒服,双腿上绑着皮面加厚保暖护膝,12月13日凌晨6时许,投递员郭光胜已经在内江日报社印刷厂二楼的分报大厅内分拣报纸了,双手因分拣报纸而被油墨染得黑黑的。
当天报纸印刷出来后,郭光胜先将他所负责的县(市、区)及乡镇的报纸分别打捆,搬上送报车,再将当天个人需要投递的报纸分出来,放在自己的摩托车上,工作既简单又繁琐。已经工作多年的郭光胜分拣报纸时十分熟练,双手一翻就已经数清了张数,按照地址和姓名做好登记,分别放好。早上7时许,他终于把自己当天需要负责的报纸分完,前后用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天仍未亮,还下着小雨,寒意袭人。
今年46岁的郭光胜,已经从事《内江日报》《内江晚报》投递工作15年。去年,郭光胜的妻子杨秀君也开始与他一起,干起了投递工作。一年365天,每天凌晨四五点便到达内江日报社分报中心,六七点左右便开始骑着摩托车出门投递报纸,从市中区玉溪路到整个经开区范围内,每天行驶至少50公里,途经200余家企业和个人订户,每天送报数量达2000余份。
他是五更出门、风雨不改的送报人。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重复着同一条行进路线,将当天的报纸送到指定的地点,这一送,就是15年,从未停歇。
郭光胜一直保持着对工作、对订户的热情,他说,“我们投递员是最贴近订户的,多年风雨不改的送报,让我们和订户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在他的心中,订户的每一句感谢,每一句“辛苦了”,都是他为之奋斗的动力。
郭光胜给记者说了一个送报途中的故事,他说,他会永远记得那个苹果和那一句“平安”。
今年1月,和往常一样,郭光胜将报纸送往火车站附近的一栋居民楼,该栋居民楼5楼有一名订户,订了一份《内江日报》和《内江晚报》。老旧的居民楼没有电梯,郭光胜拿着报纸爬上了5楼,按照地址上的门牌号,敲响了订户的门。一位年约八旬的老婆婆打开门,却对订报的事没有印象,“家庭地址、电话、姓名都没有错,老婆婆说,可能是老伴儿订的,要等他回来问清楚。”郭光胜有些无奈,因为其他订户还在等着当天的报纸,他正想先将其余报纸送达,这家的男主人回来了,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郭光胜将报纸完好无损地送到了订户手中。正欲离去,老婆婆叫住了郭光胜。“她递给我一个苹果,说祝我新年平平安安,心里一下子就觉得特别温暖。”郭光胜笑道,时值新年,许多人都回家团聚去了,但作为投递员,他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家家户户送去最新的新闻资讯,老婆婆的一句话,让他更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念。
对郭光胜来说,做投递员,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他就十分担心雨水浸透投递包,将报纸打湿。因此,遇到下雨,郭光胜总会提前做好准备。他已经养成习惯,无论何时,包里总是放着塑料袋,万一中途下雨,可以用来包裹报纸。
但遇到大雨时,也可能有报纸被雨滴浸湿,郭光胜便只能将报纸紧紧护在衣服里,“自己打湿了不怕,就怕打湿报纸。”郭光胜说,因此,当报纸送到订户手中时,一些订户看到浑身湿透的他和平整干爽的报纸,会由衷地道一句“辛苦了”,这都让他深感值得。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做了投递员,那就应该为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每一份报纸及时地、完好无损地送达。”郭光胜装好当天的报纸,骑着摩托车驶出报社大门,开始了新一天的投递工作。路灯下,他的身影很快融入了逐渐苏醒的城市中。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龙朝阳)12月9日下午,来自成都、重庆、绵阳和内江的200余位企业家齐聚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与该校的300余名师生一起,聆听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创业讲座。14时,内江职院学生活动中心内人头...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