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乙灵正在工作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配电运检工的身影。他们专门负责10千伏以下的低压线路,“零距离”服务用户,让群众用上了安心电,87年出生的内江小伙陈乙灵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文/图
巡视线路
曾被10余条农家狗围攻
大学毕业后,陈乙灵进入国网绵阳游仙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以自己的勤勉和智慧,成为班组的中坚力量,让人刮目相看。
6月12日,记者在配电运检班见到了陈乙灵,只见他头戴安全帽,身着安全服,腰挎安全工具,正准备和同事一起巡线。陈乙灵说,2009年6月,他被分配到国网绵阳游仙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主要负责10千伏以下的低压输电线路。
白天,陈乙灵跟老师傅跑现场;晚上,他在灯下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陈乙灵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供电公司职工。回忆巡线工作的艰辛,让陈乙灵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被10余条农家狗围攻。一次,他和班组的几名同事分头巡视魏城至玉河的低压线路时突然遇到10余条农家狗。看到这么多的狗对着他狂叫,他撒腿就跑。直到掉进一条小河才得以脱险。随后,他拼命游到河对岸,趴在草坪上休息了5分钟后继续巡线。
巡线工作是人跟着线走,长年累月翻山越岭,非常辛苦。配电运检班班长张靖说起陈乙灵第一次巡线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张靖说,他们巡视老龙山至小岛社区10千伏线时,陈乙灵从1号电杆就开始巡视,巡视到41号电杆时就走不动了,可他并没有打退堂鼓,仍然坚持到最后一站,他对待工作的认真精神让同事们刮目相看。
陈乙灵所在的班组一共要巡视28条低压线路,巡视里程达118.23公里。他们的工作就是仔细查看线路有无异常,消除电杆周围的障碍物。除了正常巡视外,遇到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的天气,他们还要外出“特巡”,以确保低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居民用电不受影响。
抢修保电
寒冷天气轮换作业8次
2011年元旦夜晚,受雨夹雪天气影响,致使10千伏仙锦线Z072柱上开关,出现互感器故障,影响当地村民用电。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接到信息后,立即派出游仙供电公司前往抢修,陈乙灵、张继接到任务后立即从被窝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抢修现场。
故障点位于半山腰的一处农房边,这家农户没人在家。凌晨时分,气温很低,他们全身冻得发抖。但为了尽快恢复供电,他们采取互相轮换作业的方式完成了抢险任务。“实在太冷了,我们当时采取一个人抢救,一个人取暖,等下面的人全身暖和一点,再来换上面施工的人,轮换了8次,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修,终于完成了这项抢险任务,恢复了当地供电。
2014年7月,烈日炎炎,绵阳电网负荷连续多日出现历史新高,一些用户用电受到影响。一次,沈家坝某小区线路出现了问题。接到信息后,陈乙灵一行4人赶到现场抢修。7月的绵阳,配电室内的温度高达40度,在这里呆一会儿,抢修人员全身都是汗,但为了让居民尽快用上电,他们仍顶着高温作业。累了,就用毛巾擦擦脸上的汗水,渴了,喝口水又继续接着干,在40度的高温中,他们一呆就是3个小时。“这对于我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工作虽辛苦,但苦中有乐!”陈乙灵说。
优质服务
为独居老人更换线路
“我家没有电,这里一片漆黑!”一次,陈乙灵接到一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故处理信息,他们跑了3公里的路程,只为这家住户打开客厅的开关。那天,陈乙灵正好值班,接到求助信息后,他和同事立即来到求助者所住的小区。到达现场后看到,这里并不是一片漆黑,小区内和周边小区都有灯光,咨询调度中心后,得到答复是没有停电。
当陈乙灵和同事准备返回时,他们又接到这位男子的救助电话,在小区保安的带领下,他们来到这位男子家中。男子身上散发出一股酒味,正在客厅里四处寻找开关。当陈乙灵摸黑帮他打开灯后,这位男子戏称:“刚才是一片漆黑,电都怕你们,你们一来就有电了。”
华兴上街某小区住着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刘婆婆。她儿女在外地工作,家中停电求助都是邻居帮助完成。今年3月,她家中又没电了,邻居帮助她向游仙供电公司致电。陈乙灵和同事一起对刘婆婆家里的电路进行检查,发现是线路老化引起的,他暂时帮助刘婆婆家恢复了供电。为了帮助这位独居老人解决好长期用电的问题,陈乙灵向公司提出,免费为老人更换线路。他的想法得到公司的支持,很快,陈乙灵就把刘婆婆家的老化线路更换了。此后,刘婆婆家用电一直没有出现过问题。
陈乙灵结合工作的实际制作了《抢修业务优质服务培训课件》,赢得业内的赞誉。说起陈乙灵,不少熟悉他的用户都对他的优质服务点头称赞。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2月2日电(记者陈健)记者2日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四川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2019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