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建筑老板养泥鳅自繁自养赚得欢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5-05-28 00:23   https://www.yybnet.net/

宋久贵在盖有防鸟网的池里起泥鳅。

□申雯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5月14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观音寺村四组看到:在一株株花繁叶茂的桂圆树边,经过专门改造后的40余亩稻田已经变成了波光粼粼的泥鳅养殖基地,觅食的泥鳅不时翻腾出阵阵水花。“我是3年前开始养泥鳅,虽然是采用循环饲养,但今年至少有几万斤商品鳅出售。”业主宋久贵高兴地说。

瞄准空档养泥鳅

今年40岁的宋久贵22年前就外出打工。靠着吃苦耐劳,他最终当上建筑老板并积聚了300余万元的财富。

自己致富了,但家乡村民增收依旧要靠外出务工。宋久贵打算改变这一尴尬现状。2012年初,他通过调查后发现,泸州市场每天需要3000斤左右的泥鳅,然而目前大多还是靠外地运入,泸州的泥鳅养殖场屈指可数。

看准这市场机遇,2012年5月,他先后到广东、重庆以及成都等地考察并拜师学艺。学成归来后,他斥资百万开始打造高标准的泥鳅养殖基地。

为了确保养殖成功,宋久贵从建塘开始,就严格按照泥鳅生活规律进行科学饲养,一有不懂的就前往成都、内江等地的养殖基地讨教经验,每次学费少则三两千元,多的一次就超过了5000元。2013年7月,标准化的基地改造完成后,他以400元/公斤的价格从广州买回了20公斤台湾种鳅,将总共40万尾鳅苗投入水塘,开始了精心的繁育饲养。

在养殖过程中,宋久贵严格做到适时消毒、杀菌,并根据泥鳅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食料配方。为促进水流循环,宋久贵专门打了两口深井,让泥鳅天天都能享用优质井水。“用井水循环灌溉鳅池子,就是让泥鳅保持不缺氧,生长不受阻。”宋久贵说。

自孵鳅苗节开支

“现在这近30摄氏度的天气,正是产卵孵苗的好时节,我今天打催产针,明天就可产卵,后天就能孵鳅苗了。”笔者跟随宋久贵走进院子,宋久贵进屋拿出针药,一边跟笔者聊天,一边麻利地为刚运回来的种鳅打起催情针来,“养泥鳅要获取最大效益,必须走自繁自养之路,才能实现减支增收的目的,且减少病菌的传播。”

从一开始,宋久贵也正是走的“自繁自养”的路子。2012年,他刚开始引种泥鳅时,就同时引进了20公斤种鳅。“用自己的种鳅繁育鳅苗,存活率高、鱼病少,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节省一大笔支出。”宋久贵说,养泥鳅的养殖户有个 “通病”,就是大多直接买来“水花”鳅苗饲养,直接投放水塘。由于“水花”鳅苗太小,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一旦缺氧就有可能有去无回,即便安全运回来,由于受气候和水质等影响,鳅苗要停止生长好些天才能适应过来。

为了避免这些损失,宋久贵进行了近3年的“自繁自养”摸索,现在他不仅完全掌握了给泥鳅打针的技术,而且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靠着这些经验,他自孵的鳅苗不仅成活率高,出栏率也高达90%以上。

宋久贵算了一笔细帐:一尾一寸长的鳅苗,引种要花费0.15元,而自己繁育到同样一寸长,平摊下来顶多5分钱,一尾鳅苗就要节约1角钱。到今年年底,宋久贵可出栏300万尾泥鳅,仅此一项算下来,他就可节省支出30万元。

◎效益分析

宋久贵出资100余万元租下40多亩稻田,一次性以400元/公斤的价格从广州买回了20公斤台湾种鳅,这期间外出学习花费上万元,经过近3年精心喂养,宋久贵今年预计可出栏7.5万斤,按目前市场价15元/斤计算,今年就实现收入100万元,一举收回投入成本且有30多万赢余。

◎风险提示

此前,泸州农村也有几个养殖户曾投资泥鳅人工养殖这一项目,但由于技术、场地建设等不过关,都以失败告终。宋久贵提醒养殖户,泥鳅对环境比较挑剔,饲养技术很苛刻,所以技术的掌握十分关键,建议在完全掌握技术的情况下再投资生产。

新闻推荐

近日志愿者在内江市东兴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助残活

近日,志愿者在内江市东兴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内江市东兴区有关部门近日开展了“关注孤残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主题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纷纷与该区盲聋哑学生一道,通过趣味...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筑老板养泥鳅自繁自养赚得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