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市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1-23 03:49   https://www.yybnet.net/

申请专利130项,专利技术项目实施产值增长20.3%;

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家,新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

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个,培育市级以上战略性新产品4个;

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6项,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资金846万元;

申报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11项,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及产业化项目4项;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6项,组织科普培训136场;

……

这一张张成绩单,彰显的是市中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决心与信心。

过去的一年,市中区紧紧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产业为重点,着力改造提升“三个五产业基地”技术和产品质量,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以整合科技资源为抓手,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前提,一手抓科学技术研发,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记者 李乐 文/图

科技强企 助推工业经济转型

工业的差距就是综合实力的差距,工业的速度就是发展的速度。“实现富民强区目标,必须优先发展工业!”曾经龙头企业少、工业经济弱的市中区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追赶与超越。

“坚持以科技创新统揽全区发展全局,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构建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全区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市中区区委书记官健道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真谛。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前提,以整合科技资源为抓手,以提升产业基地技术和产品质量为目的,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引领和支撑全区科学发展、追赶发展、跨越发展,市中区吹响了科技强企的号角。

四川东林矿山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散状物料输送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及销售的装备制造企业。多年来,该公司通过技术装备的改进,立足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成为了西南地区矿山输送设备现代化制造基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工曾远亮语重心长地说,为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该公司于2007年3月成立了“四川东林矿山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全公司新产品开发、产品规划、基础项目研究、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项目的立项及申报等工作。

2012年,该公司独家拥有国内首创的新产品“矿用双层双运带式输送机”首次出现在国内井下煤矿。近年来,该公司围绕带式输送机已获得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多次获得省市嘉奖。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推进“矿用双层双运带式输送机”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公司在矿用双层双运带式输送机市场份额超过20%。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中区通过进一步健全扶强扶优政策体系,加大对入园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鼓励园区企业围绕优势项目抓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四川三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经多年刻苦钻研掌握了垃圾处理核心分选技术,针对我国城市垃圾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消化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及技术,经过数年的研究攻关掌握了混合垃圾处理核心技术,掌握了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特别是分拣设备的专有技术成果,随着该公司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处理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目前已研制出了6种规格型号配置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处理设备,并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五项实用新型专利。

与此同时,四川内江汇鑫制药有限公司的“维生素D2油产业化”项目也在顺利实施中,“目前,我们公司另一个创新项目,‘维生素D2与光甾醇联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正在研发中,而下一步,我们公司寻求与两家台企的合作,研发新产品,如果达成合作协议,那我们公司将借助于这两家台企在这个领域的实力,将产品推向国外,扩大公司影响力。”对于公司未来,副总经理黄全军信心十足。

在科技强企的有力推动下,市中区紧紧抓好乐贤工业园区“机械制造产业基地”、白马“电力能源产业基地”和“医药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全区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一条以科技支撑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已经清晰可见,一场创新驱动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飞跃正在酝酿。

科技兴农 助力现代农业腾飞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市中区始终坚持不以削弱农业为代价,并通过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了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去年我一亩田插的秧子比前年要多好几百窝,这是区政府在我们村实施现代农业生产项目时,区、镇农技干部指导我们种植的,一亩能多收好几百斤,一亩田的收益就有一千七八百元。”全安镇伍祠村8组的72岁老人严希银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我还要接着干,争取能干到80岁。”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集中力量和创新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普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品种优化,技术规范化,服务社会化,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市中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核心区水稻亩产将达618公斤,亩增105公斤,总产量达2800吨;辐射区亩产548公斤,亩增35公斤,总产量4400吨,产值接近2000万元。

2013年以来,市中区狠抓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引进和选育并举的方针,推进“六良”(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配套,加强与高校合作,引进人才,引进技术,解决了种植养殖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五个万亩”基地、“五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的产业化水平,建成生猪、果蔬、水产等特色产业基地38个。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市中区通过开展大规模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深化科技特派员服务圈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新农村建设生力军,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市中区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印发〈农村实用人才三年大规模技术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组建了由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和区农业局等区级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讲师团,在12个乡镇建立起培训基地,以市中区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需求,创新六种培训形式,开展优质种植养殖产业技术的培训820余场次,发放培训资料、光碟共13.4万份(张),培训人员近10万人次。

“我们将通过三年时间,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市中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祝英表示,三年内市中区计划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万人次,建立培训基地20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60项,带动项目实施农户年人均增收200元。

市中区还通过建立健全区科技特派员联系村组制度、完善特派员定点包乡(镇)机制,在全区各乡镇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站,总人数达131人。

一年来,百余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的各个角落,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4300人次,解决技术问题380个,受理咨询3100件,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将积极配合市上推进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创新驱动,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陈伦,对2014年全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如今,市中区这块奋进的土地上,工业发展气象万千,现代农业精彩纷呈,社会事业百花齐放,处处涌动着实干快上的热潮。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一场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正在市中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酝酿、绵延……

新闻推荐

昨日,内江市与中国移动四川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中国移动 内江市加快推进“智慧内江”建设彭宇行杨松柏出席签字仪式

(记者刘小玲)1月23日,内江市在成都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就共同推进“智慧内江”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委书记彭宇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简勤...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市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