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城乡统筹发展 共享改革成果——2013东兴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统筹篇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1-28 03:47   https://www.yybnet.net/

大千故里,活力东兴。

内江市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不过两年,但东兴区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巨变。

得益于什么?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本报记者张仁菊文/图

在东兴,越来越多的村民告别了农舍,搬进了村民聚居点。在村民的家里,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几乎每位村民都参加了医疗保险。有的家里还接通了宽带。这些村民的经历,预示着广大农民正面临命运大变迁。

“全面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社会变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2012年,作为试点,东兴区小河口镇率先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13年,东兴区又在田家、小河口、中山、平坦、三烈五个乡镇76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按照“统一指挥、区镇联动、以镇为主”和“三自一引”的工作原则,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东兴区严格按照“产改”五步工作法要求(宣传动员、调查测绘、方案议决、结果公示、确权颁证),有序推进“产改”工作。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的同时,东兴区还根据省、市要求,同步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等四项配套改革。

城市规划的落后观念被打破,城市一元规划、简单区域规划、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历史,东兴的规划管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热闹的中心城区,而是延伸到包括广大农村、涵盖所有农民的范围,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70余万农民将从这张新奇、宏伟的蓝图中充分享受到城市文明。

农村共享城市文明

“住别墅,吹空调,我们农民照样玩‘高科技\’,我这2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点不比城里人的差。”东兴区郭北镇林家观村村民曾祥富对记者说。放眼望去,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林间,黄白相间的墙壁,蓝灰色的坡形屋顶,十分漂亮。

高速公路到区、柏油路通村、半小时交通圈、星罗棋布的新农村综合体……透过这些在城乡统筹建设中诞生的新事、新名词,人们清楚地看到,如今,内江城乡正在向平等的目标迈进,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距离正在一天天缩短。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东兴区以新城、新镇、新村、新兴产业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东兴发展振兴,着力建设椑木和田家2个重点新镇,培育各具特色的精品小镇。

推进城镇规划建设,要融入更多的地方元素,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作为东兴区重点新镇建设先行乡镇的田家镇,以“项目兴镇、环境美镇、和谐安镇”的发展战略,使田家镇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建成特色鲜明的示范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提升重点小城镇经济综合实力。

东兴区还加强椑木组团、高桥组团等新城建设范围内的重点乡镇建设和白合、高梁、石子、平坦、杨家、双桥等小城镇开发,发挥城镇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加强镇域规划与新城规划的衔接,统筹推进新城、新镇、新村建设,整合项目建设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人口、产业和市场的集聚点、城乡的联结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通过与成都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北京惠士德等设计单位合作,东兴区完成了椑木组团117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和田家长江旅游度假区规划。

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数九寒天,建设村的沿江河滩地里,劳作的村民不在少数。蔬菜飘香,芳香扑鼻。

在这个小村庄里,种植香料作物曾经是村民最大的经济来源。如今,这里不仅有大葱、香葱等香料作物,还建起了温室大棚。这里的农副产品走进大内江市场,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畅通,城市与农村互动发展、协调进步,城乡充满活力。

张凯是东兴区小河口镇建设村5组的村民。他给记者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产改前,建设村要将蔬菜运到城里卖,最少三轮车一车的运费就是120元。如今,路修通了,直接就有商贩会上门收购,不愁销路,不误人工。他家里的两亩土地,一年至少增收几千元。

“产改后,村里多次开会,在田坝里修便民道。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便民道修到了田地间。”据了解,在实施产权改革以后,东兴区小河口镇建设村修建了2300多米便民道,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东兴区让城市文明成果向农村倾斜,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着力构建农民收入与社会经济增长同步的体制和机制。对此,领导们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对农民的投入不是施舍,对农村发展给予的政策不是恩赐。因为,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的主力军。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乡统筹不是结果,而是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动态过程。因此,“培育特色产业、重大产业项目”这一产业联动思路,成了东兴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动机”。

在目前的东兴,5个产改乡镇引入致富能人33人、成功商人14人、创业大学生14人、返乡农民工1380人,流转土地10770亩,集中成片发展果蔬6127亩、花卉苗木和珍稀中药材4770亩,建成畜禽和水产养殖基地50个。

“村里老年人多,很多家庭没有劳动力,可惜了河滩地上能‘生金\’的好土地。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后,将土地流转出来,让能人来改变建设村的面貌,村民也能增加收入。”小河口镇建设村村主任邓满仙告诉记者。

吸引致富能人、招引成功商人、牵引创业大学生、回引返乡农民工,在确权土地“三不变、三确保”的前提下,东兴区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站,由乡镇牵头,以村为基础,组织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统一标准,统一协议,多个口子集中土地,一个口子流出土地,推进土地“化零为整”、规模经营,产业集中成片发展。

工业壮大城乡统筹

“一线两片多极支撑”,是东兴区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目标。

提升一线,就是主城区一线领先发展,增强对全区发展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壮大两片,就是做强内江新城高桥组团、椑木组团两个城市副中心。

多极支撑,就是统筹发展西南部、中部、东北部三大片区经济,在西南部片区依托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推进产城一体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服务城市的蔬菜、水果种植及生猪、其他畜禽养殖;在中部片区依托田家农业示范区,稳定发展粮、油作物,加大力度发展以林果种植、生猪、肉羊、鸡、兔等畜禽养殖业为主的农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在东北部片区,重点发展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水产渔业和蚕桑种植业为辅的现代生态农业。

“除了土地流转,实行“订单农业”和最低保护价收购,也是降低市场风险,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赢局面的良好方式”,东兴区统筹委常务副主任余勇告诉记者。

松林丝厂与蚕农签订蚕茧购销合同,明确每公斤34元的最低收购价,有效规避风险,确保农户利益;东马禽业建立风险基金,企业每只鸡提取0.1元,农户每只鸡提取0.08元,经过基金委员会评估后理赔给受损农户,确保了大灾保成本,小灾不减收。

在田家川中农业综合开发(紫皮大蒜)项目区,农民用土地入股,由专合组织整体规划、示范引导、综合打造,打破传统种植方式,发展立体种植,乔木由专合组织经营,林下紫皮大蒜种植由农户认领经营,种植收益归农户所有。

产业项目的聚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出巨大的空间。2013年,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都堂村组建劳务配送中心,加强与规模经营业主的协调联系,针对土地流转后的剩余劳动力,按不同体能、技能实行“定员分组、轮班上岗”,促进务工收入均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今年上半年,正子村、都堂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6900元、695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15 元、265元。

和城里人一样追求高尚、现代的文化享受,如今在东兴农民中已不再是新鲜事。他们通过政府组织开展的“农家书屋”、“农村远程网络”等项目,接受到了先进、鲜活的城市文化、城市文明,提高了文化素养和自身修养。

东兴,这座文化之城,正在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闻推荐

经藏村的“圆梦人”——记东兴区太安乡经藏村村支书张学贵

◇本报实习生包中强文/图“现在国家提出实现‘中国梦\’,每位村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让村民把自己的梦想都写下来,只要有条件,就一定帮大家实现。”日前,笔者见到太安乡经藏村村支书张...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乡统筹发展 共享改革成果——2013东兴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统筹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