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友
刘石夷,原名刘振德,1917年生于荣县,著名文化人,曾任内江市政协副主席。
1935年,刘石夷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农产品加工及化工酿造技术。学习期间,以圣水寺侧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甘蔗实验场作为实习基地。1937年,刘石夷大学毕业后,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甘蔗实验场做技术工作,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参加各种文艺社团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石夷常与过往内江的全国知名文化人交流,共论时局,探讨战时文艺,并与内江文化人士梅英等在文学名家老舍的关怀、帮助下筹集资金,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甘蔗实验场创办“抗战文艺书报社”和“抗战文艺书报阅览室”,阅览室所存进步书籍上万册,不少进步青年,如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包括甘蔗实验场职工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从中寻觅到了人生的目标,看到了振兴民族的曙光,从而投身抗日的洪流中。
1939年1月,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的老舍去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成立大会,途经内江,下榻内江中国旅行社。在内江停留期间,老舍除在沱江中学演讲《抗战以来的中国文艺》外,还与一道来内江的吴祖湘参观了甘蔗实验场,对“抗战文艺书报阅览室”给予很高的评价。
1941年,刘石夷和梅英经老舍等人介绍,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老舍的支持下,刘石夷在甘蔗实验场成立“川南文艺分会”,并任负责人。
受老舍《抗战以来的中国文艺》一文启迪,刘石夷以1940年2月在甘蔗实验场召开、先后有近6万人参观的“内江县第一次劝农大会”为素材,撰写了《劝农大会》、《养猪比赛》两篇文章。文中,刘石夷站在内江农业技术知识大普及的高度,讴歌了内江农业史的这一创举,表达了内江人以增产创收、努力支援前线的生产积极性。《劝农大会》在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刊物上发表,《养猪比赛》一文则刊载于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所办会刊《笔阵》上,引起人们的关注。
1951年,刘石夷任川南甘蔗改良场场长(其前身即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甘蔗实验场)。
1953年,刘石夷将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甘蔗实验场数十年所积累的甘蔗培育、改良及栽培等研究成果,撰写成实用型科普书籍《甘蔗栽培》、《甘蔗栽培技术》两本书出版发行,为甘蔗的改良、进化、增产提供了参考资料。
新闻推荐
内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提醒广大市民:私改危险!燃气设施改造须找专业施工单位
近年来,内江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很多新建住宅用户在对房屋装修时都有个性化要求,普遍存在对户内燃气设施进行改造、暗埋的现象。由于很多房屋装修公司不具备燃气设施改造资格,擅自安装、改装、拆除...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