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是研判群众满不满意的“晴雨表”。
民意是评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的“风向标”。
民心是整改突出问题狠抓工作落实的“助推器”。
当前,在素有汉安故郡美誉的市中区热土上,掀起了党风廉政建设热潮。特别是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方面,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发动群众找差距,依靠群众定措施,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议,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紧迫的问题,彰显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落实的热度、力度、深度。
◇本报实习生 韦小梅 文/图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针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前期开展情况,市中区自查自纠。区委书记官健认为,“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既然是整顿,就要敢说真话,敢说实话,敢揭短,敢亮丑,我们没必要讳疾忌医。”
按照区委书记要求,市中区调整工作思路:一是集全区之力、全力以赴,通过最直接、最务实、最有效的方式,做好今年下半年省电话调查的有关工作,确保打好这场“翻身仗”;二是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各项以群众参与、由群众议定、请群众评价为主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提升社会评价。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市中区不是为了考评而考评,而是把接受评价、考核过程变成了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过程,群众诉求涉及方方面面,但各级干部都在尽心尽力做到“有问题快整改,有不足快弥补,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
暖民心“三大活动”
掀起宣传新高潮
由市中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各乡镇街道、区级相关部门,以“惠民生、聚民心、话发展、促振兴”为主题,启动了“三大”特色活动。
——市中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果巡展。
这是一次集中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率的巡展,也是一次汇聚发展振兴正能量的巡展。首站于9月10日在沱江剧院前启动,第二站迈向白马镇……在巡展日程表上,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覆盖了全区各镇(乡)街,颇有争分夺秒之势。
市中区政府办李利介绍,巡展展板共102张,图文并茂,展示出党风廉政建设、旧城改造、安居工程、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商贸流通等“十二五”规划以来全区及各乡镇街道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此外,市中区还把展板内容制作成了挂图300套,每个村(社区)一套,进行深入、长期的宣传。借此,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引领全区干部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积极投身到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的伟大实践中来。
——市中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知识大宣讲。
9月17日以来,市中区组成了三个宣讲团,兵分三路,如火如荼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知识大宣讲活动。各乡镇街道也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组织了宣讲小组深入村(社区)、医院、学校、工厂开展宣讲。且每个宣讲小组不低于2人,宣讲次数至少2次。
内容涉及党的群众路线知识、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和新型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知识;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均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有针对性地备课、宣讲,力求把大道理讲实、歪道理驳倒、小道理说透。
通过宣讲,不少党员干部表示,“教育引导了我们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和廉政思想,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争作表率”。
——市中区文化、科技、卫生、民生政策齐下乡。
同步开展的还有“三下乡”,看!9月18日凌家镇群众健身广场上,党员干部有序组织:或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或发放连心卡、宣传资料,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或简易搭台,义务为群众体检……该镇高洞村1组村民曾学明患有高血压,刚接受了义诊,医生建议他定期测量,平常限盐限油、戒烟限酒。他说,“我本以为要钱(体检),结果一分钱也没要,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农民的身体健康,我很满意!”
伴随着嘹亮的音乐声,人们接踵而至。尽管以绿色庄稼为幕,行头道具简陋,演员们热情不减,逐一上演舞蹈《红红火火幸福家庭》、小品《贼偷贼》、红灯记《闹工潮》、独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或温馨感人、或幽默搞笑,赢得在场观众拍手叫好。
这些都只是“三大活动”的一些片段。记者从市中区委宣传部获悉,该活动将持续到10月中旬。市中区仍不断丰富宣传渠道和方式,例如制作并发放上万份《甜城宣传》,在《内江日报》上开辟专栏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宣传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不多不活,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还不够,群众对市中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果知之甚少等问题,增强了干部群众互动。
察民情“2346789”
搭建问政新平台
做好社会评价工作,必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当前,市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热线办。届时,广大老百姓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问政平台——“一号通”,实现“一个热线口子对外,政府内部详细高效分工负责,方便群众、广听信息、精简效能、改善工作”。
据了解,“一号通”整合了市中区辖区内各类信访热线,将(0832)2346789设置为区委书记、区长的热线电话,实行“一号受理分类处置”机制,区委书记、区长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一年365天一天不休息,以“集中受理、归口管理、统一监管、分别回复”的方式办理回复群众反映诉求。
其受理范围包括:群众日常生活的非紧急性求助;对辖区内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投诉和举报;有关政策法规咨询;反映群众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诉求;对市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意见等。
“做了好事、实事,群众是会记一辈子的。”区委书记官健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今年“七一”期间,他到白马镇慰问了一位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因其儿子有病,生活一直较为困难,村上为他修了住房,纳入了五保,解决了其实际困难,老人一见面就说“共产党好,我们的各级干部好。”
应对新要求新形势,需要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模式,高效为民。为此,市中区制定了严格的受理程序,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确保群众满意:
收件——由热线工作人员登记来电时间、来电号码、来电人姓名、联系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详细地址,来电的主要内容、记录时间、记录人。
交办——由工作人员将受理“信件”呈报有关领导签批,并按签批及时转交相应承办机构办理。办理单位须在24小时接件。
办理——承办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电话回复来电人,同时反馈给区信访信息管理中心。
督办——区信访信息管理中心对受理范围的所有“信件”进行检查催办、督促办理,让群众来电反映的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办理回复。
可谓环环相扣,在不久的将来,“一号通”将成为解决群众各类问题“路路通”的最有效渠道,将成为区委、区政府加强与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基本要求和工作方法,呈现出“民有所问,官有所答;民有所盼,官有所为”的良性互动局面。
顺民意“三资”系统
探索监管新渠道
说到“三资”监管系统的好处,市中区纪委派出第一纪工委书记、社评办主任沙军滔滔不绝:“将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防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侵占、截留和挪用农村集体“三资”,维护村集体和村民涉及“三资”的合法权益,畅通农民监管、知情、参与的渠道”。
“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据介绍,该系统是采取“制度+科技”的方式,实行“三资”管理电算化、监管网络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远程监管、全程监控;主要包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农村集体“三资”公开系统和农村集体监督预防系统三个部分。即首先每个乡镇会计核算中心通过“三资”管理软件做账,做账电脑实时将“三资”等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村民通过触摸查询器、“三资”综合应用平台网站查询监督“三资”情况,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网络远程监管、全程监控各个乡镇、村组“三资”情况。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去看一看。
9月18日,市中区凌家镇财政所内,在所长张彬的示范下,村民赵仲君很快熟悉了操作流程。把身份证往“读卡区”刷一刷,服务器机柜屏幕上直接显示“方碑村”,手指轻轻触摸“方碑村”则显示出“资金、资产、资源、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程项目、涉农服务”等子菜单,再往下点,“三资”每一笔收支情况一目了然,还可追溯到原始发票。若要了解党政涉农政策、镇(村)相关工作计划、动态信息等,又可以“返回”点击其他子菜单。若群众有任何异议均可直接向镇村干部或有关部门反映。
村民赵仲君频频点头,连连称好:“这下我们农民可以更直接了解到镇(村)钱用到哪里去了,用得合不合理我们也有发言权,上面有没有拨钱、拨了多少钱,我们农民心里都会有本明白账。”
据悉,目前市中区已与成都某专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联系,正在凌家镇加紧测试该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下一步市中区拟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逐步建立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平台系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中区广大干部必将拧成一股绳,横下一条心,攒足一股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市中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市中区新发展新突破,推动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新闻推荐
(兰茜)国庆来临之际,内江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唐勇来到客户服务中心(西林片区),慰问在一线岗位工作的员工,为大家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在抄表催费班和核算及账务班,唐勇首先转达了公司领导班子对西林...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