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廉 文/图
公交车内不提倡吃东西,这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之一。
近来,上海等城市拟立法禁止在地铁内进食备受关注。其实,在拥挤的公交车内,如果一股油腥葱花味向你飘来,如果吃着香的“臭豆腐”让你闻着难受,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那么,在公交车上吃东西的现象,在内江市城区情况如何?市民对此持什么态度?记者进行了调查。
公交车内吃东西屡见不鲜
9月22日,是中秋节后第一天上班,早上7点30分左右,记者从103路公交车起点站上车后观察到,十余名乘客上车,便有4名乘客手中拿着食物,有的拿着豆浆,有的拿着热乎乎的包子,有的还拿着煎饼以及茶叶蛋等,浓烈的葱油味弥漫在车厢,有的乘客连忙打开了窗户。“为了赶时间,每天都只好在公交车上吃早餐。”一位学生说。
9月21日是中秋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公园大门外仍然十分热闹。下午4点左右,118路公交车停在了公园站。此时,几名大人带着小孩上了车,有的小孩手中拿着烧烤,有的端着麻辣土豆,车厢里散发着浓浓的烧烤味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在公交车上进食的现象不少,大多是上班族和学生。
公交车内进食多数市民表示反感
“可以理解因赶时间在车中吃东西,但吃的人可能觉得味道好,香味扑鼻,可是旁人却觉得十分难受,一些味道呛鼻或者味道更难闻的食物,如臭豆腐等,却让人恶心。”对于在公交车上进食,多数市民持反对意见。市民杨东说,车内人多,空气相对来说就不好,再混杂食物的气味,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如果是在冬天,打开窗户又很冷,而且担心其他乘客,特别是老弱等因此而受不了。“所以,在公交车内进食不值得提倡。”杨东说。
“在公交车内进食,除了食物的气味会影响他人,还会给车内卫生造成影响。”蟠龙冲转盘是多路公交车的起点站,102路司机告诉记者,每天跑完早班车约10点左右,就得打扫一次车内卫生,塑料口袋、一次性豆浆杯等都散落在座位下,有的甚至还扔在十分隐蔽的角落。“如今公交车上早已配备了垃圾桶,供乘客丢弃垃圾,但一些乘客不仅在车内进食,还将弃物乱扔在车厢内。”这位司机也认为,乘客应当尽可能地不在公交车内进食。
不在公交车内吃东西需加强引导
“公交车是公共场所,是一个城市流动的文明窗口,而不是餐饮场所,公交车内吃东西,会让人觉得没有礼貌或者说不文明,如果食物弄到别人身上,还可能因此而引发纠纷,同时对车内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市民钟明英认为,市民应当自觉地约束自己,家长、学校都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以不影响他人为自己身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除特殊情况,不要在公交车内进食为好。
“公交车内可以张贴‘请不要在车内进食\’等相关提示。”市民郑长清建议,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加以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素质。同时,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关的制度对类似现象加以约束,市民之间也可以相互监督,共同营造公交车内的和谐文明乘车环境。
新闻推荐
省委党校内江教学点召开2010级研究生毕业暨201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实习生杨彩红)9月25日,省委党校内江教学点召开2010级研究生毕业暨201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毅,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党校校长杜坤飞等出席。据了解,市委党校自199...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