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馆吃饭,一套封得严严实实的碗、盘、杯子摆在面前;到理发店洗头,店员为你奉上一条贴上“消毒毛巾”标签的毛巾……这些服务看似贴心,但要付出额外的“代价”——一元“消毒费”。
笔者近日采访发现,不少餐饮店、美发店都在向消费者收取“消毒费”,对此,部分消费者选择“默认”——
◇本报实习生 段春秀 余晓彤 文/图
现象:吃饭、洗头要付“消毒费”
在东兴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黄先生告诉笔者,前不久,他和同事在东兴区兴盛路一家餐馆就餐,结账时发现,一桌人用了12套餐具,付了12元钱的消毒费。
“消毒费抵得上一盘菜钱!”黄先生告诉笔者,当时他们去就餐时,餐具已经摆在桌上,店内没有明确标明要收取餐具费用,店主和服务员也没有提醒,结账时才得知餐具要付费。当着朋友的面,黄先生不好意思和店主理论,只能吃“哑巴亏”。
类似的“消毒费”事件,家住市中区玉溪路的刘女士也曾碰到过。前段时间,刘女士在临江小区附近一家美发店洗头。店员问她是否需要消毒毛巾,使用消毒毛巾要加收1元钱。
“难道普通毛巾不用消毒吗?”刘女士很纳闷。店员称“消毒毛巾,消毒更彻底。”经过一番“理论”,店家最后为她免去了1元“消毒费”。
笔者采访发现,“消毒费”主要出现在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店员很少主动提醒消费者“消毒餐具”、“消毒毛巾”要另外收费,只有在结账时才告诉消费者。
争议:“消毒费”到底该由谁埋单?
“我们在外面消费,餐馆应该为我们提供安全干净的餐具,理发店应该为我们提供干净卫生的毛巾,为什么要我们出‘消毒费\’?”经常在外面应酬的杨勇告诉笔者,为了“图个放心”,每次他都硬着头皮承担“消毒费”,但他又觉得很不甘心,认为这笔费用应该由商家承担,而不应该由消费者埋单。
“我们也没赚钱,谁用(消毒餐具)谁付钱!”东兴区兴盛路一家餐馆负责人赵女士告诉笔者,他们并没有“强买强卖”,都是消费者“自愿消费”。她告诉笔者,有的顾客来就餐时,还主动要求店家提供消毒餐具,表示愿意为此埋单。
笔者调查得知,支付“消毒费”已成为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的“潜规则”。对于“消毒费”,多数顾客因为怕麻烦或爱面子,最终选择“默认”。
消委会:消费者可拒付“消毒费”
有市民认为,消费者就餐或享受服务时,商家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安全和卫生标准的餐具或相关产品,这笔“消毒费”不应由消费者支付。
内江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在洗发或就餐时,商家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收取“消毒费”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可以拒绝付费。
新闻推荐
我公司持有内江市新城核心地段某商住用地宗地使用权,现诚征内江市内外企业合作开发,合作方式面谈。联系人:石先生联系电话:18696861327重庆银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8月...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