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给我来500斤西瓜,我拖到城头卖。”6月18日,永安镇三应寺村5组的公路边上,西瓜种植户陈刚和严珊正被批发商们围着,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1月初,因一场28年不遇的强寒流天气,回乡创业的陈刚、严珊种植的上百亩甘蔗被霜冻,七十多万元“打了水漂”。受灾后,两人没有灰心,而是合作种上了西瓜。
◇本报记者郭飞文/图
■ 初次创业,损失七十多万元
“我以前是做甘蔗批发的,感觉内江人喜欢吃甘蔗,销售不愁。后来我就想,与其向别人批发,还不如自己来种。”谈到初次创业,陈刚这样说道。与他一样想法的,还有好朋友严珊。
2011年9月,陈刚和严珊在家乡流转了土地,种植了上百亩的甘蔗。之后,陈刚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以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进行操作。
12月中旬,第一批甘蔗开始上市,“预计亩产超过6吨,亩收7500元以上。”然而,2012年内江突遇28年不遇的强寒流天气,“连续4天低温霜冻,虽然采取了烟熏等急救措施,甘蔗还是被冻坏了。粗略统计,两人共损失七十多万元。
“我们俩都是第一次创业,这次失败后,确实很心疼。”陈刚与严珊是好朋友,受灾后,两人也在思考这次创业存在的问题。
“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定位,销售方式单一。”严珊说,最初的销售定位为鲜销,但霜冻后的甘蔗不能直接食用,卖不出去。后来卖给农场和糖厂,且不说内江没有糖厂,就是运到外地,因为他们种的是果蔗,含糖量不高,价格根本上不去,运费也不少。
初次创业失败,陈刚和严珊面临的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有来自家庭的压力。
“到现在,我都还在劝他出去找活。”一旁,陈刚的父亲正帮忙卖西瓜。原来,去年父亲曾帮着儿子种植甘蔗,但眼见整年辛勤换来的却是霜冻,他气得几天吃不下饭。
■ 再次创业,目标瞄准西瓜
“不过,父亲还是没有说动我。”陈刚笑着说,创业需要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需要勇气。“这几年,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大,在农村创业成为了许多青年人的选择。我相信,我也能靠土地挖个金娃娃。”
之后,陈刚和严珊每天除了出去卖剩余的甘蔗外,还到处打听,寻找再次创业的机会。
2012年3月,机会出现了。一次,陈刚参加由区农业部门组织的外地考察,在成都遇上了一个种植西瓜多年的老板。几番交流后,老板被陈刚的热心打动,当即表态:你来种西瓜,我给你当技术指导。
回到老家,陈刚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严珊,严珊立即表示愿意加入。不过这次,两人汲取教训,没有像种甘蔗那样一来就是大规模,而是先拿一半的地来试种。“这样风险也会小一些。”
在栽种那天,那名热心的老板来到陈刚的地里指导,种植密度多少、肥料用量如何等,都讲得很细。而自瓜苗下地的那一天起,陈刚和严珊就很少离开瓜地,直到成熟,两人的皮肤也晒黑了一圈。
“这次种植西瓜,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技术操作,各种防范措施都尽量建立齐全。”陈刚说,此外,他们还提前联系了多个销售商,避免出现甘蔗那样的销售尴尬。“所以西瓜上市后,我们就没有担心过销路。”
■ 创业梦想,靠土地发家致富
记者见到,直到上午11点,来买瓜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开着小货车,有的则用摩托车运。
在不远处一个临时搭建的西瓜摊前,已经围满了买西瓜的人。而公路对面的十多块西瓜地里,还有不少工人正在采摘西瓜。
“从早上7点开始,已经有五批人来此批发西瓜,总重量接近6000斤。”陈刚一边数着钞票,一边还擦着脸上汗水。端午节前,他们就开始卖西瓜,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12000多斤。“今天你来之前,已经有三车西瓜被运走了。”
“来,尝尝我们的西瓜,又大又甜。”这时,刚从西瓜地里出来的严珊见到记者,笑着招呼。今年西瓜长势很好,二十多亩地摘完的话,预计会超过6万斤。“这段时间天气热,西瓜卖得很好。”
“接下来,我们会考虑增加一些品种,如时令蔬菜,以降低种植风险。”陈刚向记者透露。另外,他还会继续种甘蔗。“我已经联系好了新的甘蔗品种,是糖蔗,而且糖厂也找好了,价格也很不错。”
“在农村创业的确大有可图,不过风险也同样大。”两次的创业经验,让陈刚学到了很多,他认为,在农村创业,选项目要谨慎。创业前最好先进行市场和销售定位,同时学会降低风险,控制规模和投入,然后看行情增减。
正说着,陈刚的电话响了。电话里,一位批发商说下午将来收购3吨西瓜。放下电话,陈刚将这个消息告知严珊。说完,两人都笑了:“又是一笔大生意上门了……”
新闻推荐
关注重点项目建设 助推跨越发展王宾率队集体视察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情况
(记者黄传玖)6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宾率队视察了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情况。王宾一行在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先后查看了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