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作为城市的无障碍设施,不仅关系到盲人等特殊人群能否顺利出行,也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细节之一。有人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借用一下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盲道是文明城市的目光。
然而,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内江城区部分地段,除了车位占用盲道以外,还存在建筑物占用盲道、盲道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给盲人出行设置了不少的障碍。
◇本报记者 孙国丞 文/图
2012年,我国颁布了最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及《无障碍设计规范》。对盲道的用材、设置均有着严格的要求。那么,内江城区的盲道设置是否规范呢?
现象一总“转悠”
在市中区广场路与交通路弯道交会处,一段约10米长的盲道居然设计出7个弯道。在这样的盲道上行走会是什么感受,记者体验了一把——
由第一个弯道进入,抬脚走了两步进入第二个弯道,又是两步,立即进入下一个弯道……几乎每走两步就是一个弯道。走完以后,记者也感到有点“晕”。
现象二路“消失”
《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当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应大于10毫米。
但在刚改造完的大千路,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地面的落差高达140毫米,超出标准14倍。同时,由于未按规定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等位置处设置提示盲道,当盲人走到缘石坡道的坡口时,无法获知路况信息,极有可能发生踏空或者跌倒的情况。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城区部分路段还有盲道“嘎然而止”的情况出现,盲道变成了“断头路”。
现象三玩“穿越”
6月25日,记者在市中区倒湾看到,一块公交“三桥医院”的站牌以及人行道上更换后的路灯“脚”正好“站”在了盲道的中间,硬生生把盲道阻断。
在市中区晏家湾车站附近的公交站牌,设置的位置不偏不倚,也正好设置在了盲道上。盲人真要从这里经过,只有靠“穿越”。
类似这样的盲道被其他设施占据现象,在新近改造完的东兴区大千路也同样存在。在该路段中段的人行道上,一个窨井盖把原本连续的盲道阻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城区不少窨井盖都位于盲道上。此外,还有诸如“非机动车辆停靠点”、“配电箱”等设施占据盲道的现象。
现象四成“摆设”
记者从市残联康维科了解到,内江市两区已办证盲人数约4000人。
康维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常有盲人反映,盲道被各种各样的物体占用,要想单独出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顺着盲道走,会撞到东西。有时走着走着就突然断了提示,而且撞了别人摆在盲道上的东西还要添麻烦。所以很多盲人不愿意出门、不敢出门。”
难怪,记者在城区采访中发现,盲道上几乎看不到单独出行的盲人。
声音: 盲道要体现人文关怀
市民王先生认为,内江市城区盲道的设置不仅缺乏规范性、科学性,而且没能顾及方便视残人安全通行的原则,也没能充分体现对视残人的关爱,同时,还有影响了内江的城市文明整体形象。
回音:收集问题进行整改
针对当前城区盲道所存在的问题,记者从旧城改造办了解到,在道路改造过程中,盲道的设置上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窨井盖阻断盲道的问题,是由于地下管网无法移动所造成。同时,对改造完毕的道路进行验收时,盲道是否合格,未能引起验收人员足够重视。”旧城改造办工作人员说。
旧城改造办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把收集到的关于盲道的问题汇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对城区不合格的盲道进行更正处理。
新闻推荐
专刊第12期(总第48期)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办内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民生窗口●宣传政策阵地●交流工作平台内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