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一位老人因入住她开的老年公寓而逐渐依赖上了她。面对老人的依赖与信任,她认老人为父亲,将老人接到家中精心侍奉。她是内江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孙连琼。
她的故事
◇本报实习生王丽文/图
5月22日,笔者到玉溪街道居民孙连琼家时,孙连琼带着谢德全老人刚从医院回家,正准备替老人换睡衣。
“四月中旬,爸爸就生病了,这一个多月,我几乎都在医院过的。这一次,爸爸又闯过了‘鬼门关\’,希望爸爸的身体能好起来。”孙连琼口中的“爸爸”,并非她的亲生父亲,而是一个与她无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谢德全。两人之间的父女情缘至今已有7年。
47岁的孙连琼是土生土长的内江人。她于2006年在市中区新华路开了一家老年公寓。公寓开业不久,一位老人独身前来入住。这位老人正是谢德全,当时82岁。
“当时我就觉得这位老人与其他人不同。他性格有些孤僻,嘴里偶尔还冒出几句日语、英语。”因为谢德全老人与众不同,孙连琼对他格外注意。
也许是孙连琼的精心照顾打动了谢德全老人,老人将生平和盘托出。原来,老人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9年作为随军记者南下,最终落户内江,曾在内江市一中学任教,担任英语老师。
在老年公寓住的时间越长,谢德全老人对孙连琼越依赖。孙连琼一离开老年公寓,老人就站在窗前等,或坐在公寓前的椅子上等,要不就是一个又一个电话催促她快回去。孙连琼建新公寓后,老人要求随孙连琼到新公寓去住。“你在哪里,我就要到哪里。”
面对老人这份近乎执拗的依赖,考虑到老人年迈多病需要照顾,在征求老人意见后,孙连琼于2008年将老人接到家中,腾出最大的卧室让老人住。为让老人住得安心,孙连琼认老人为父亲,改称“爸爸”。
“既然接纳了老人,就要全心全意对老人好。”尽管忙于生意,但老人的日常起居,孙连琼仍打理得非常周到。天气冷暖添衣盖被自不用说,老人的假牙也是孙连琼每天早晚清洗。老人大小便失禁,为让老人在晚上睡好觉,孙连琼和儿子晚上轮流值班,给老人换衣服换被褥。老人是北方人,爱吃面食,家里的饮食习惯也因此改变。
更让孙连琼操心的是,老人患有脑梗塞,常会犯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爸爸一生病,我就着急。每一次进医院,医生几乎都会说‘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孙连琼说,这次,老人一进医院就是近40天。
一边要打理生意,一边要照顾老人,孙连琼忙不过来,几次想请人照顾老人,但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请人不放心,还是自己照顾。”为让老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孙连琼的儿子林亮主动照顾“爷爷”。
“哥哥在小孙那里,我们一百个放心!就是亲生的子女很多也做不到小孙那样。”采访之时,笔者电话连线了谢德全老人的妹妹谢玉珍。
谢玉珍老人说,2010年,她专程从北京到内江,想接哥哥回北京,被哥哥拒绝了。“我哥哥说,有女儿(孙连琼)的地方才是他的家,其他地方都不去。”
谢玉珍在内江呆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孙连琼不仅对谢德全好,对其他老人也很好,“这样的人值得托付。”
“哥哥老年多病,小孙却照顾得非常周到,如果没有她,说不定哥哥早已与我们阴阳两隔。小孙所做的一切,用言语表达苍白无力,我甚至希望她是我的女儿。”谢玉珍老人说,对年老的哥哥来说,身边有这么一个“女儿”,算得上是老来无憾了。
新闻推荐
(记者邹英)5月20日,记者从市投资促进局了解到,该局结合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实际,对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进项目落地。对所有签约项...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