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尽可能让孩子多学点,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于是,“补课热潮”大肆兴起,过去在高中阶段盛行的补课,如今已延伸到了中小学生中。对此,教育人士指出,补课并不是必需品,它只是调味剂,若强制性地“添加”,只会变味。
◇本报记者陈烨文/图
父母操心孩子受累
杳杳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六年级后她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才能做完家庭作业。“低年级时,回家半小时孩子就能完成当天的作业”杳杳的妈妈李玫说,孩子的作业已经比较多了,但作为家长还是希望娃娃能打牢基础。经四处打听,李玫为孩子找了一位从事语文教育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孩子补习作文。
家长一心为孩子的学业操心,但孩子却感到疲惫不堪。“我每天的作业已经够多了,现在妈妈又让我去补作文,我一点都不愿意,休息时间都没有了,好累哟。”杳杳说,利用休息时间去补作文,占据了自己玩耍的时间。
“娃娃学习任务重,作业多,当家长的也心疼。但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就希望她能多学点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以后有个好的前程。”从内心来说,李玫并不想让娃娃补课,但迫于外界的压力又不得不让孩子去“加餐”。
像李玫这样的家长比比皆是。市民黎虹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每周六她都会送孩子去补习数学。“让孩子去补课,一来可以让他多学点东西,二来老师也可以帮忙照看孩子,家长也要轻松些。”
就小学生补课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也有家长持反对意见。张强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他认为孩子太小就让他补课,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过早地把娃娃绑在学习的柱子上,压力过大后,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反而学不好。”家长何建英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不要过多为孩子“加码”
家长们对小孩子补课的问题,各持己见,各有各的道理。那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补课怎么看呢?
内江一小的老师廖艳红认为,造成目前小学生热衷于补课的现象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从小就打好基础,学好知识,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有个光明的前程。要达到期望,无形中就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二是家长没时间,通过补课的方式让老师代替自己管教孩子。 三是竞争过于激烈。举个例子,某次考试后,班上哪个同学考得好,哪个考得不好,同学之间、家长之间要相互讨论,学习成绩差的要赶上学习好的,成绩优秀的还希望自己更优秀更出色。
“我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没有多大必要补课。”廖艳红建议,如果孩子对某一方面,比如音、体、美、或者作文、奥数有兴趣,有天赋,可以让孩子适当做一些知识上的补充。
如何让孩子既能快乐成长又能抓好学习?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张文彬老师认为,首先,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调动所有感官,认真听课,提高课堂效率,消化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其次,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备好课,让课堂充满趣味,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张文彬建议,学校也应该多开展如郊游、扫墓、赏菊等课外活动,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观察能力,也能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另外,家长也不要过多地为孩子“加码”,买习题,让孩子做卷子,应多带孩子到郊外、公园等处玩耍,放松心情,快乐成长。
新闻推荐
◇宋麟张玲是内江市一单位的临时工,参保时年龄较大,现在到了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缴了13年,她听说,缴费不到15年不能按月享受养老金待遇,个人账户一次性退给她,她想问她该怎么做?能按月享...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