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云飞
11月16日,上午十点钟,在东区一个新交付的楼盘内,到处传来装修的轰鸣声。在其中一个楼层靠近窗台的地方,有一个小伙子正在专注地忙碌着。只见他左手扶住玻璃框,右手拿一把壁刀,正在一刀一刀地削去窗框上多余的密封条,手法娴熟,所削之处立刻变得齐整平滑。这名小伙子就是“小秦师傅”。
“小秦师傅”叫秦勇,今年二十五岁,是一名专门做塑钢门窗的工人。因为他技术娴熟且年纪不大,很多客户都喜欢称他为“小秦师傅”。秦勇是内江人,三年前来到了攀枝花,在东区五十四的一家塑钢门窗店内打工。一晃三年过去了,他由学徒变成了师傅,现在可以独立制作、安装塑钢门窗了。
“其实做塑钢门窗的工艺并不难,但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特别认真、仔细。”秦勇对记者说。看似结构简单的一扇门窗,制作起来,需要经历选型、设计、型材切割、铣排水孔、锁孔、焊接等十几个环节。稍微哪个环节出点问题,边框多做或少做1厘米,整扇门窗就报废了。才开始做这行工作时,秦勇也曾由于马虎犯过许多错,在他手中也曾报废过几十平方米的玻璃。现在,在无数次的学习和实践中,他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技术能手。谈起制作安装塑钢门窗的一系列要领,秦勇随口就来:“在安装胶条时,胶条长度应比窗框长1%左右,防止胶条回缩;封条接口间隙不能大于1毫米,不能有卷边、脱槽;双层密封玻璃中空层不能有水汽及灰尘……”
在交谈中,记者发现,与秦勇瘦小身躯不太相应的是,他有一双特别粗壮的胳膊和一双特别粗糙的手。秦勇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长年累月的工作造成的。“一扇一平方米见方的钢化玻璃窗重五十多斤,双层玻璃的话还要更重些。一个人一次最多也只能背两扇窗户。”秦勇说。从制作、搬运到安装,这些工作全要靠工人自己完成。他一般早上7点钟就起床,简单吃点早饭后到店里把做好的塑钢门窗搬运到车上,然后再送到客户那里进行安装。工作忙时一般要到晚上七点才能下班,中午只能在工地吃盒饭。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回报。现在,秦勇每个月收入4000~6000元。谈起这份工作,秦勇的话很质朴:“虽然很累,但很充实。我凭自己的技术养活自己,总比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好得多。”说起未来,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在攀枝花买一套小小的房子,置办一个温暖的家。“我来这里几年了,发现这里的人们很热情,不排外,所以就有了定居下来的想法。这几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别人的新家里安装门窗,所以也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等自己买了房子后,自己亲手把新家所有门窗都做好,把自己家也装修得漂漂亮亮的。”秦勇满怀憧憬地说。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12月6日专电(记者许茹)“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近日,这一谣言在四川一些地方持续发酵,使得一些听到传言的人开始抢购蜡烛和火柴。在成都市的西南食...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