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全域绿化,优化生态环境,是未来五年内江要实施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
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将大力实施“城乡增绿”行动,这是描绘“生态内江”的底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这是保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稳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合,这是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这四项重点部署,有何举措来推动落地落实?在9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擎崔作了解读。
实施“城乡增绿”行动——
目前已制定实施方案,将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城乡增绿”行动,将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形成河道绿化带、环城防护林带、城郊缓冲林带六大主题入手,让老百姓得到最直接的亲身体验。
目前,内江市已制定“城乡增绿”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实施城市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园区绿化、资源保护六大工程。
一是持续增加城市绿量,构建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加强公共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建成区城市道路绿量和绿化品质,力争内江城区每条主干道都有层次分明的绿化搭配和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湿地公园、山体公园、体育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现城市建成区内“300米见绿,500米进园,市民步行10分钟可到达公园”的建设目标。加强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建设,严格执行绿化标准,坚持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与绿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旧城、老旧小区居住质量。加强滨水绿地建设,依托推进“甜城碧道”建设三年行动,营造沿沱江、沱江支流、湖库沿岸的甜城滨水特色空间。加强推广立体绿化,开拓垂直绿化空间。
二是结合新农村及聚居点建设,见缝插绿、宜林则林;充分利用乡村空闲地、边角地、房前屋后宜林地,开展以林木为主的公共场地提绿、村周补绿、庭院插绿行动,建设一批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微绿化广场;大力推进山地、坡耕地绿化,采取“封、管、造”结合的方式,加快未成林地、疏林地的补植补造与管护,最大限度挖掘山地造林潜力,确保山体应绿尽绿。
三是加快建设通道绿化走廊,提升通道绿化、美化水平。重点推进普通国省道、县乡道栽植行道树或建设绿化带,协调高速公路公司推进成渝、内遂、成自泸、自隆、内威荣高速等中央隔离带的绿化,成渝高铁和成渝、内昆等铁路沿线、边坡的绿化。
四是大力打造沿江生态廊道,充分利用江河两岸宜林宜绿地,统筹推进水域岸线、生态缓冲带、水源库区的绿化美化建设,促进绿色水系断带合龙。
五是加强花卉观赏、休闲度假等特色园区基地绿化美化建设,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原则,维护和保持园区生态平衡,形成春季观花、夏季赏绿、秋季品果的休闲旅游景观林带。
六是严格使用林地占补平衡机制,从严控制商业性开发项目征占用林地,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实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市第八次党代会指出: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实施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严格水资源管理保护,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沱江流域生态修复和湿地退化综合治理。
一是实施“三线一单”硬约束,实施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将全市行政区域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划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环境管控单元34个,制定差异化总体管控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及生态、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保护与管理中严格落实,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使全市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总体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确保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不突破。
二是狠抓河(湖)长制管理。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设立河长2321名,全面完成45条河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和规模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狠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沱江干流及大清流河、小青龙河、乌龙河、桂溪河、隆昌河等沱江一、二级支流实施水土保持工程,2020年内江市水土流失面积相比2011年减少406.66平方公里,减幅16.62%,全市水土保持率提升7.45%。
四是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提高林政执法的网格化、信息化水平,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全力推进森林督查等发现问题查处整改。大力宣传涉林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遵守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重点推进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推进水污染防治,确保2025年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环境空气全面达标、优良天数率进一步提升。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一是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内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规划》,确保到2022年底,全市75%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高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资源化利用率;持续开展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未达到优良水质的河流,逐一制定达标攻坚方案,实施枯水期水质管控和挂牌整治,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解决工业涂装、塑料制品、家具制造、汽车维修和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污染问题,全面淘汰辖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严格执行建筑工地施工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燃放,全面抓好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积极应对冬季重污染天气,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继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三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大力推进内江市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项目建设,确保危险废物处置全过程安全高效;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环境监督性监测,推动超标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超标地块完成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严控盲目上马“两高”项目,构建节能低碳产业体系
市第八次党代会指出:要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加快“两高”企业节能改造,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制定钢、焦炭、水泥等重点行业达峰行动方案,严控化石能源消费量,实施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探索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启动编制《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
二是构建节能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发展“5+1”现代工业体系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
三是严控盲目上马“两高”项目。坚决遏制盲目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力度。
四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新型用能方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产业链布局氢能源产业,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氢能加注站、加气站,打造全省清洁能源生产利用高地。
五是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一证式”管理模式,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覆盖,采用一系列创新突破措施来落实改革需要和解决工作难题。
六是推动城市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比重;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快普及绿色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川南幼儿师专党委书记罗慧:把服务内江发展作为学校职责使命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川南幼专作为内江和川南唯一的幼儿师范专科...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