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新店乡上塘坊村青花椒种植基地(资料图)记者 王斌 摄
(记者 刘小玲) 1月1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内江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扶贫专项工作,通过实施“扶贫产业+N”、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拓展。
实施“扶贫产业+N”,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扶贫产业+旅游”,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获评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川南大草原等农旅休闲项目,年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以上。实施“扶贫产业+加工”,东兴区新店镇上塘坊村花椒基地建起加工厂,实现了产业链式发展,带动该村成功脱贫。实施“扶贫产业+电商”,隆昌市石燕桥镇叶家沟村开发出新品“荒山茶”,每公斤高达1200元,带动70余户贫困户增收上万元。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投入3300万元,重点支持中央、省财政扶持村和年收入人均低于10元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市累计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8574万元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其中,市中区全安镇狮湾村通过发展桑葚产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资中县铁佛镇柏龙村建立了村“邮乐购”电商服务站,通过邮政快递平台网销,每件水果收取1元服务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15万元;市中区永安镇瓦堆湾村、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探索实行“两集中、三权六化”投资收益扶贫模式,每年按固定资产总值的6%至8%保底分红给贫困户。
新闻推荐
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出炉协同打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集群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彧希)1...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市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