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打扫公路
罗兴武锻炼身体
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在罗兴武(右二)家中走访
“他是党员,我相信他!”妻子陈甫容说。
“他很团结人,肯吃亏,爱帮忙。”邻居彭训仙说。
“他党性强、觉悟高,有什么事都愿意冲在前面带头干,值得年轻一辈学习。”天湾村村委会主任李少君说。
在隆昌市双凤镇天湾村2组,罗兴武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和信服的老党员。入党59年来,他从未忘记入党誓词,时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书写出对党的无限热爱。
◇本报记者 姜晓凤 文/图
退休不忘使命,
党性修养“刻进骨子里”
“罗大爷,你好,又在扫公路啊。”4月12日下午,天湾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陈云东见到罗兴武,远远地便和他打招呼。这天下午,他和村两委成员一道,到罗兴武家中开展走访工作。
罗兴武今年85岁,是天湾村2组村民,也是一位深得民心的老党员。听到招呼声,正在清扫门前公路的他,一边继续挥动扫帚,一边抬起头来,见是村干部们到来,笑着招呼大家进院里坐,又高声呼唤老伴儿为客人们搬来凳子。
自从2018年11月,家门口这条公路建成通车之后,罗兴武就养成了“顺手”清扫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源于他入党59年来形成的自觉。
1958年,24岁的罗兴武去了重庆二钢厂工作。两年之后,一向好学的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厂里举办的夜校,他的师父看他勤奋好学,便提出教他看施工图。他积极上进,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好,让师父很欣慰,便有心鼓励、培养他入党。“师父是党员,看他戴着党徽,我感觉很光荣,很羡慕。”罗兴武说,1960年,他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正是自己的师父。
“党员,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党指向哪里,就走向哪里。”入党之后,罗兴武时刻以党员身份监督、要求自己。工作上,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的荣誉称号,还曾到重庆市参加颁奖大会;生活中,他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得到身边好友和领导、同事的高度认可。
1990年,罗兴武退休后回到天湾村,与妻子陈甫容过着安定的晚年生活。虽然已不在工作岗位上,但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就像已刻入他的骨子里,他依然习惯性地用点滴行动,当好模范,为人民服务。
天湾村2组79岁的彭训仙说,罗兴武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她因为腿脚不便,平时买东西、领取老年补贴等,都是罗兴武帮忙从街上带回来。
罗兴武是个爱干净的人,家里的院子时刻保持整洁。家门口的公路修建之前,一大片竹林围住了罗兴武家的大半个院子,竹林茂密,竹叶常常随风飘落,即便这样,院子里也很难见到落下的竹叶。
后来,公路修通了,罗兴武打扫的范围也从自家的院子延伸到了门前约100米长的那段公路上——每日清晨,打扫完自家院子,如果发现公路路面不整洁,他就会带着扫把去细细打扫。“扫干净点,大家走起舒服点。”他说。
85岁老党员
事事不输年轻人
作为一名老党员,爱党的方式对于罗兴武来说有很多,参加党组织活动,便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天湾村每个季度都会以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开展义务活动,每每此时,他都积极参加。
今年1月下旬,春节前夕,天湾村2019年第一季度的党组织活动决定组织党员开展“五清”行动,打扫村里的公路。考虑到天气寒冷,担心85岁的罗兴武身体吃不消,天湾村党支部书记范贤华早早就给他打招呼:“老党员,‘五清’行动你就不参加了嘛,我们年轻党员扫了就是。”
但罗兴武哪里会答应。党组织活动当天,他带着扫帚出现在了集合点,扫地时还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为年轻党员带了头。
范贤华说:“老党员觉悟很高,村上所有的活动尤其是党员活动他一定是非常积极地参加,即使生病也不愿意缺席,让我们村两委班子都很感动。”
2017年11月的一天,天湾村召开党员大会,研讨村里修建硬化公路的问题。此前几天,范贤华通知村民小组长时,2组小组长就告诉他,罗兴武最近生病了,有可能来不了。没想到会议召开当天,罗兴武还是带病按时出现在会议现场。
天湾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村里为了发展脱贫产业,把枳壳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由于前期树苗小、间距大,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讨论研究后决定,引导村民在枳壳种苗间套种矮秆中草药,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增加村民收入。今年3月27日的党员大会上,这一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包括罗兴武在内的40余名党员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作为党员,就应该积极主动宣传党的政策。”罗兴武说。当天回家之后,他就利用晚饭后与村民们一起散步闲聊的机会,向周边群众做起了宣传:“在枳壳地里头套种蒲公英、车前草,可以增加一笔收入,枳壳土里也不容易长野草,好处多得很……”
经过他的一番发动,周围十几户村民都点了头。如今,村民们的枳壳种植地里都已套种了中草药。
以身作则说话“管用”
“他是党员,我们相信他!”
范贤华告诉记者,老党员罗兴武身上有很多令人感动、值得学习的东西。
今年1月份,天湾村2组一条长约830米的公路开工建设,按照政策,每人需缴纳800元集资款。
“最开始我们认为修路最重要的是资金,所以一心只想着怎么筹集资金。”范贤华说,后来罗兴武告诉他们,要多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真实的想法,工作才能开展得更好。老党员一席话,让范贤华和村两委班子很受启发,他们更加注重倾听和收集村民的想法和建议。
修路会占用一些土地或砍掉一些树木,有村民不理解、不配合,让修路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范贤华说,按照规划,新修公路要从某村民家的地里经过,这名村民要求必须对其被占土地进行赔偿,要么赔偿土地,要么赔偿现金3000元。范贤华多次找到他谈话,但他始终不愿意让步。
无奈之下,范贤华找到罗兴武,希望他能帮忙给村民做做思想工作。
“前代人造路,后代人享福,修路对大家都有好处。而且公路不只从你一家的土地经过,其他人都没有要求赔偿……天湾村是贫困村,钱要花在刀刃上……”事实证明,范贤华找对了人,罗兴武苦口婆心的劝导很快奏了效——几天后,那名村民就同意了公路走向,没有要求任何赔偿。
罗兴武的话“管用”,跟他长期以身作则不说“空话”有很大关系。
在罗兴武家门前的几分自留地里,种满了竹子,平时他就从中砍些竹子做些竹编制品。去年,村里决定修路,规划中通组公路要从他家门口经过,他二话没说,提起砍刀就开始砍竹子。地是自留地,竹子也种了几十年,妻子陈甫容最初有些不情愿,但她最终还是听了丈夫的话,“他是党员,我相信他。”
竹子长得很茂密,要一根一根砍倒并清理干净很不容易。看到罗兴武如此积极主动,村干部和村民都来帮他一起砍,大家齐心协力,砍了两天才砍完。事后,有人对罗兴武主动砍掉竹子让出土地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他傻,“你门口那么多的竹子就这样砍了,没赔你钱?”
但罗兴武自己却不这样看:“比起修通公路,这点竹子这点地算什么!”对他来说,爱党,是一种自觉,也是一种天然的使命,这种使命促使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以集体为重,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入党59年来,罗兴武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党员使命,始终不忘入党誓词,把对党的热爱融进了骨子里,也把党的教导化作了前行的力量。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4月11日,隆昌市山川中心卫生院开展以“完善全民健康覆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主题的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