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江 今日资中 今日隆昌 今日威远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今日隆昌 > 正文

清明忆唐氏先祖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4-06 01:37   https://www.yybnet.net/

◇唐水莲

湖广填川是很多四川人的共同记忆。我的入川老祖也是在康熙年间从湖南武岗(今邵阳地区)的白仓镇迁入川南的隆昌黄家汪家巷。

族谱中记载,老祖唐明远带着妻子雷氏及三个儿子自若、自秩、自鼎,康熙四十一年从湖南出发,次年夜宿寥州,然后抵达隆昌。远公为我们留下了近千字的家族族谱序文及唯一的诗歌《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岁徙川途中有感》:壬午腊八出楚游,癸未元旦宿寥州。举头红日波底出,仰观白云水面浮。孤雁群中孤雁立,野鹤队里野鹤游。堪谈艄母摇艄子,行人心事两悠悠。

大约2000年的时候,父亲参与了最近一次族谱的整理工作,而那时的我并不关心此事。直到2016年4月的一个雨夜,我在巴金文学院的笔耕园里,再次翻开《唐氏族谱》,再次读到老人的诗歌,竞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我和远公必定要在某一特定的环境,才能产生血脉的联结。

他在序文和诗歌中留给我们的信息,促使我一次次请求父亲帮助。终于,我们在2017年的清明节,在自贡脚仙村的雨淋山找到了远公的墓地。

一束鲜花,祭拜了和我们失散多年的远公。我在他的墓前,朗读了这首诗。我的泪水滴落在他坟茔的草丛里。四月的阳光,干净得可以穿透所有离散的思念。

雨淋山的名字,来源于我的家族族谱记载。雨淋山在自贡市庙坝乡脚仙村,海拔高度估计不足1000米。山势陡峭,山体几乎是成45度角从山脚直奔山顶。雨淋山下有小河从山脚蜿蜒流过。沱江在不远处从山外流过。远公的墓就在山体的半山腰上。

在与村主任的交流中得知,当地人一代代相传,据说是唐氏家族的地产从黄家延伸到雨淋山下的小河中央,以河心为界。村主任还说,相传以前每逢过年,唐氏家族的人,都是骑马坐轿来上坟,等候上香祭祖的人,排成长龙,要占据好几根田坎。只是他活了60多岁,似乎再没有听说,也没有看到唐氏族人来此祭拜过。

远公的墓,当地人称“拌桶坟”,远近几十里的老人都知道,而我们家族,包括我的父亲,也并不知道。

当地人传说,远公买牛路过此地,突然病死在雨淋山上。善良的当地人,决定把老人安葬了。没有棺材,人们找来拌桶放置老人的身体。突然间,风雨大作,狂风暴雨令人几乎不能站立。无奈之下,人们只得将老人扣罩在拌桶下离开。第二日风停雨住,自然形成一个巨大的坟墓。当地人称远公墓为天葬的“拌桶坟”。

在家族族谱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唐氏祖宗生辰归去的时间地点,然而,对于远公的身后事,却仅有“葬脚仙坝雨淋山”“停殡未详”的总结。远公入川落脚隆昌黄家汪家巷,为何葬在几十里之外的脚仙坝?传说的不确定性与文字记载的不周详,留给后人难解的谜团。

远公入川以后,始终难舍故土亲情。曾安排他的三个儿子,返回湖南白仓,将家中田产及祖坟交予族人亲戚管理,并写下契约。时光像装在漏斗里的沙,所有义无反顾的奔赴,最后都碎在了岁月的深处。离远了的故乡,终成了他乡。远公再没有回到湖南,回到白仓。在他那句“即使阴阳相隔,也不能相忘”的嘱咐中,我们还是把他遗失了将近一个世纪。

远公曰“吾辈奉皇恩移西蜀”的背后,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川移民大迁徙。湖广填川的结果是四川地区接纳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实现了人口、文化、经济的大融合,形成了今天四川兼容并蓄的显著特点。而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难舍与凄惶?

远公为元末将领湖南宝庆路(“路”是元朝的行政单位,相当于 “府”,宝庆路包括现在的邵阳市全境和娄底市全境)总管唐隆道后人,为楚南唐氏巨族之后。

唐隆道,是唐氏家族湖南武岗迁隆昌有文字记载的先祖。元1360年冬天,朱元璋的部队从谭州过来攻打宝庆路。唐隆道率部拼死抵抗,并从宝庆到新化一带建了几十处山寨固守。如黑田铺寨、老虎岩寨、维山茶园大寨、小寨、黄古老牛寨、午时寨、金栖寨、维山寨、石冲口梅溪唐梅寨、上梅仙姑寨、梅山田寨等。不幸的是,这些寨子全被朱元璋一一攻破。唐隆道抗节不屈殉难。

家族族谱中记载,唐隆道被朱元璋部下胡海所杀。躲在维山山中的唐姓族人数百人亦惨遭杀害,附近百姓将唐姓尸体用禾桶合葬,形成了今天的“唐家万人堆”。道公之子泰钟、泰赐、泰复、泰济避地梅城,机智地躲过了一劫,才有了道公的后人。家族口口相传,明朝政府政权稳固以后,感动于他的忠烈,曾在武岗为他建忠烈祠。

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维山寨现存的寨墙长二公里,墙体宽二米,墙高五米。寨子建在维山之巅,占地百余亩。这个道公誓死保卫过的山寨,和道公一起矗立在他的后世子孙的血脉中。道公的铁血精神,也成为家族后人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

今又逢清明,我再次来到隆昌北关的禹王牌坊前,久久注目。牌坊的匾额上雕刻着“灵承楚蜀”的大字。作家蒋蓝曾经告诉我,从他翻阅过的史料分析,隆昌很可能是当时湖广填川时,川南地区移民集会再分散的一个中转点。据隆昌本地的史学研究者说,禹王牌坊内建有禹王宫,禹王宫就是当时湖广人聚会议事的重要地方。会馆也是当时背井离乡的移民,寄放乡愁、思念故土的灵魂栖息地。

从前,我看这座牌坊更多的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欣赏、思考。今天才懂得,我和她血脉相依。

我在川南祭拜远公,遥望白仓,并不知道道公的忠烈祠在何处,我叩拜白仓,叩拜道公,叩拜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唐氏列祖列宗。

新闻推荐

隆昌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检查森林防火工作防患于未然 开展安全大检查

(罗喆娟罗华亮)3月27日,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毕胜带队检查森林防火工作。市政府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市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清明忆唐氏先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