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扎根村小30载 哺育桃李传爱心——记隆昌市迎祥镇广田小学教师喻德菊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9-12 07:33   https://www.yybnet.net/

世间有一种花,其形虽小,但芳香四溢;其色虽淡,然光彩夺目;虽处偏远,却美名远扬。这就是雏菊。

在隆昌市迎祥镇广田小学里,就有一位像雏菊一样扎根田野、放飞理想的乡村教师,她的名字也带有一个“菊”字,她是公婆眼中的“好媳妇”,是领导同事眼中的“标兵”,更是学生们心中的“半个妈”。

她叫喻德菊,隆昌市迎祥镇广田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至今从教已有30年。

每天到校最早的老师

在广田小学,一般每天早上7点半就会出现一个学生们熟悉的身影。每次看到她,学生们都会主动上前,亲切地称呼她“喻老师”。

为什么每天这么早到学校?喻德菊说,她带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的时间比较多,这些学生面临或者很快就面临升学,学习压力大,她想留更多时间给他们。有时候,她就像知心朋友一样和他们谈谈心,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有时候,她耐心地给他们讲一些还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时光如梭,喻德菊走上教师岗位至今已有30年,她的丈夫也是一名教师。当初为何选择当教师?喻德菊说,小时候家里姊妹多,经济条件也不好,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次放学后,她就会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分担家庭压力,然后再回家做家庭作业。那时候,她就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当老师,可以帮助更多和她一样的农村子弟的命运。

后来,喻德菊靠着努力,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隆昌师范学校,这离她的教师梦又近了一步。后来,她又通过函授完成了专科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龙市镇廖家小学当语文教师。3年后,她回到了家乡迎祥镇,在广田小学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7年。

邻居眼中的好儿媳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许多年轻老师来了之后不久就走了,而喻德菊却在这里扎下了根。在她看来,这里是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培育更多有用之才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她的家里也有老人需要照顾。

由于丈夫在隆昌七中任教,平时照顾公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喻德菊的肩上。喻德菊的家离学校有几分钟路程,每天到校之前,她都会给年过八旬的公公婆婆做好早饭再去学校。为了早一点到学校,她只好将自己的起床时间提前。上完课后,她又匆匆回家给公婆做饭。春去秋来,每天奔走在学校、家里的“两点一线”上,成了喻德菊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这一切,邻居和亲友们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喻德菊是大家公认的好儿媳。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好老师,不仅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些,喻德菊都做到了。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喻德菊的婆婆在家里突然犯病,便给喻德菊打来电话。由于当时正在上课,电话设置为静音,她没接到电话。下课后,她翻开手机一看,有几个未接电话是家里打来的,她连忙打电话回去,才知道婆婆身体不适。挂断电话后,她赶紧找了一位老师替她上课,急忙将婆婆送到医院治疗。虽然治疗及时,婆婆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但每次提到这件事,她都感到很愧疚。

每逢周末,喻德菊和丈夫哪儿也不去,而是待在家里,留更多时间陪老人,给他们做好吃的、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老人们也都乐得赞不绝口,“我们上辈子不知积了什么德,能有这样一个好儿媳!”除年迈的公婆外,喻德菊还要抽出时间照顾失明的老母亲。

学生心中的“半个妈”

一头是家庭,一头是学校,喻德菊将孝顺老人与关爱学生一肩挑。在喻德菊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她的心,无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何种困难,她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广田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留守学生比较多。由于普遍缺乏父母的关爱,加上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些,有的学生则过早地出现了叛逆行为。于是,喻德菊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了他们身上。

曾经,喻德菊所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叫喻全(化名)。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出走一直未回家,父亲也是常年在外不归家,他只好与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奶奶又年老多病,不能很好地照顾他。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实的鞋袜,他却还穿着一双烂凉鞋。细心的喻德菊看到这一幕后,心里酸酸的,便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回到家后,喻德菊就找出孩子穿过的运动鞋,送给喻全穿。后来,喻德菊回到母亲家,把侄儿穿不了的衣服也送给了他。喻德菊还经常教喻全洗衣服,他的衣着也比以前整洁多了。

还有一名叫郑云(化名)的留守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不听爷爷奶奶的话,任性、个性强,甚至经常动手打人,爱玩手机游戏,不做作业。有一天早上,郑云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口角后,一气之下摔书包将教室玻璃打烂,幸亏当时比较早,很多学生还没来,玻璃没伤着人。喻德菊知道后,及时处理好了烂玻璃,然后在学生中了解情况,再与郑云单独谈心。她知道,郑云已经处于叛逆期,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在谈心中,郑云说的情况与喻德菊之前了解的大致一样,她表扬了他很诚实。做了错事,不但没被批评,还得到了表扬,郑云有点惊讶地望着她。然后,她话锋一转,用征询的口吻问道,“现在玻璃碎了怎么办?”“我赔!”“那就叫你奶奶来。”郑云轻轻地应了一声“好嘛”,就打电话通知奶奶来学校。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配合下,郑云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决心改正缺点。从那以后,郑云慢慢变成了一名乖学生,学习也有所进步。

明察秋毫的班主任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长期与各类学生打交道,喻德菊已经练就了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学生存在什么问题,她似乎一眼就能看得出,然后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2014级有一名学生叫郭涛(化名),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但喻德菊认为,他有很大的潜能。郭涛平时性格太过活泼,学习经常开小差,而且喜欢捉弄人,时常与同学闹矛盾,很多同学都在喻德菊面前告他的状。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喻德菊知道,这个年龄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如果处理不慎,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可能诱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为此,喻德菊单独找他谈话,每次谈话并不是黑着脸批评,而是给他谈人生、谈理想、讲道理,比如“要考上好的学校,不光学习要好,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这样的人才值得别人尊敬”……经过多次谈心,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并与家长通力配合一起关心,郭涛的行为举止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捉弄同学、文静了许多、成绩也逐渐上升。最终,郭涛考上了隆昌一中。

2017级学生喻天(化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很调皮,作业书写差。经过喻德菊一段时间的指导后,书写有进步,但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有一段时间,他的行为很反常,上课不认真,老师多次提醒仍不听。一天下午放学后,喻德菊到他家去家访,但是他还未回家。他的妈妈四处喊,他才从邻居家回来,原来他在邻居家打游戏。喻德菊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家长,并提醒说,孩子痴迷打游戏会影响到学习。喻天的妈妈非常感激老师的提醒,后来,经常打电话与喻德菊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进步。

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喻德菊更是将心比心,细心呵护,无微不至。学生夏雨(化名),各方面都很出色,由于父母离婚,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坚决反对孩子的母亲与孩子通电话。夏雨为此很忧郁,整天闷闷不乐,也不爱说话。喻德菊很快发现了夏雨的反常行为,于是找她单独谈话。懂事的夏雨敞开心扉,谈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希望老师可以帮助她。喻德菊一边耐心开导她,让她放宽心,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老师会帮助她解决困难;另一边,耐心做夏雨奶奶的思想工作。最终,奶奶同意让夏雨与妈妈通话。每次通话后,看到夏雨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喻德菊也感到很快乐。

同事眼中的“好大姐”

作为广田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喻德菊注重教学教研并重相长。在教学的同时,她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县级课题《创设有效情景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研究;并与该校老师李井美合作开展了《设置悬念诱发学生阅读思考的研究》。这两个课题都获得了市级奖。近几年,她还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乡村实际写了《农村小学生作文互评互改的策略探究》等5篇论文,分别获得了省、市、县级奖。

由于广田小学是乡村学校,教师流动性大,喻德菊就像大姐姐一样,肩负着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在她的帮助下,很多年轻教师成长很快,成为教学上的生力军。

年轻教师袁晓花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她于2009年参加工作,和很多新教师一样,不想当班主任。喻德菊得知此事后,鼓励她,“当班主任期间遇到困难都可以找我”。这坚定了袁晓花的信心,她终于鼓足勇气站了出来,挑起了班主任的担子。一遇到问题,袁晓花就主动找喻德菊请教。而喻德菊也知无不言,毫无保留地传授她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喻德菊的帮助下,袁晓花由之前不想当班主任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还获得市级、县级“先进班集体”称号,教学成绩突出。

由于表现突出,2015年,喻德菊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2016年,被评为内江市“最美教师”。近年来,她还多次被评为县、镇、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召别人的豪言,有的只是一颗做好分内工作的平常心;三尺讲台,已成为她一生的钟爱,平凡的人生,更将激励她去感悟其中的乐趣;30年的坚持,她习以为常,30年的守候,她无怨无悔!

面对未来,喻德菊心甘情愿地为这份淳朴的教育情怀坚守,并将继续为此奋斗终生!

在喻德菊的心里:坚守,是一种幸福!

(包宇)

新闻推荐

龙市镇:抓党建促脱贫

(刘方学记者李忠福)今年以来,隆昌市龙市镇以“党建引领扶贫”为抓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措施,抓党建促脱贫。该镇党委每半月召开扶贫脱贫分析会,各村党支部定期召开...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扎根村小30载 哺育桃李传爱心——记隆昌市迎祥镇广田小学教师喻德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