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隆昌找准转型坐标 打造成渝合作“桥头堡”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7-08-22 04:08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隆昌,寓意“兴隆昌盛”。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2017年4月上旬,国务院批复隆昌“撤县设市”。隆昌成为国家正式解冻撤县设市审批后,全国首批过审的县级市。

2017年8月22日,隆昌市正式成立。这一天将永远记入隆昌史册。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城市,一探其发展“密码”。

在四川的版图上,隆昌是一颗川南明珠,发出炫目的光芒。

在隆昌莲峰公园中心,放置着一座象征中华文化的“司母戊鼎”,以小篆体撰写的“兴隆昌盛”四个镏金大字,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在“撤县设市”的新起点,记者走进隆昌,处处感受到隆昌上下找准转型坐标、打造成渝合作“桥头堡”的激情与干劲。

隆昌将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绿色转型的突破口,着力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强县示范县;同时,实施产业错位和借势发展,主动配套成渝,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青山绿水环境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贫困农民实现真脱贫、不返贫。

发展“两新”产业

播下转型“种子”

近日,记者在四川羽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生产设备高速运行,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工作,一派繁忙景象。

这家企业的产品对于外行来说,有些陌生。企业负责人娓娓道来:离型模可应用于电脑、手机、电容器、电子元容器生产,保护膜可应用于电脑、电视、通讯器材、照明器材等……

随着电子信息、新材料、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四川羽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延伸产品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武之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企业研发部副总许显成告诉记者。

目前,该公司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中、高级研发人员15人,负责新材料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2015年,四川羽玺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企业技术中心被四川省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年,公司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记者从隆昌经信局获悉,目前,四川羽玺新材料公司正在全力实施年产1000万平方米人工石墨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合成石墨基地。

羽玺新材料是隆昌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也是隆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切片。

近年来,隆昌始终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强县示范县这一目标,将发展“两新”产业作为加快工业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隆昌支持机械汽配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向发展,引导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两个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向产业高端迈进。

2016年,隆昌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8.53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7%,较2011年末提高11.89个百分点。截至目前,隆昌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7.2%、24.8%,占比逐年提升。

借势发展

打造配套成渝“桥头堡”

6月22日,隆昌与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签订了框架协议,共建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隆昌)汽车技术转移中心。

7月21日,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ICT中心专家、教师来隆寻求合作,企业都主动邀请专家去企业看看。“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川渝合作明显增强。”隆昌科技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隆昌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希望隆昌打出特色、走出新路,为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发挥支撑作用。

7月28日,记者来到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涂装车间。这里,有着目前国内同行业最先进的自动生产线,实现了7轴6联动技术,一机双枪机械手,工件旋转自动喷涂,多色多品种排序生产。

“技术为王。”天视车镜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企业把产业调整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带动,围绕优势产业创特色。

与重庆大学、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等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增加自动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福特Q1及长安的CA-QIP审核;

……

天视车镜以配套成渝汽配生产为方向,推动中国长安汽车构件产业园、天视车镜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引导山川精密焊管、天视车镜等机械汽配企业主动对接、配套、服务成渝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全力打造汽配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目前,天视车镜已发展成西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检测仪器国内最先进、最齐全的车用镜研发制造企业。

隆昌县委书记尹忠告诉记者:“我们把自身产业全面融入到内江的产业发展大局,主动配套成渝、服务成渝。”

农旅结合

产业成扶贫“主抓手”

5月25日,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隆昌开幕。在开幕式现场——普润镇蝶恋花乡村旅游区,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蝶恋花”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园区是隆昌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家住普润镇汪家村的蔡光玉今年57岁,她利用“家在园区”的独特优势,及时对自家的两层小青瓦住房按照酒店标准进行了装修、升级改造,开办了集餐饮、购物、住宿、休闲为一体的“有盐有味”家庭农家乐。

通过全家人的精心经营,“有盐有味”农家乐成为“花漫水乡”景区的星级农家乐,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年营业额近6万元,年均增收3万余元。

普润镇汪家村通过引进业主,建设“花漫水乡”农业产业园,引导“企业包村”帮扶,实施“农旅结合+脱贫攻坚”试点,在农户增收渠道上下工夫。

“今年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600元。”四季花海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范晓军介绍。

尹忠表示,脱贫攻坚是隆昌的“头等大事”。目前,隆昌突出“优、绿、特、强、新”五字要求,在东部布局“油茶产业+扶贫”,在南部布局“稻渔种养殖+扶贫”,在西部布局“核桃产业+扶贫”,在北部布局“旅游产业+扶贫”。

下足“绣花”功夫,隆昌确保今年实现5829名贫困人口脱贫、12个贫困村退出。

隆昌人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以饱满的热情、坚韧的精神,抓住撤县设市的契机,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隆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丽隆昌,为内江建设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新闻推荐

重协商 做实做强就业培训

(刘勇)近日,隆昌县政协组织无党派、社会福利与保障界别委员视察县就业训练中心、化纤市场(家纺协会),就全县就业培训工作开展界别协商。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县就业局负责人关于2017年隆昌县就业...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隆昌找准转型坐标 打造成渝合作“桥头堡”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