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文化馆杨义龙
【摘要】对当前文化馆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存在着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所面临的经费短缺的矛盾;文化馆旧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体制创新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人员配备方面的条件所限与社会所需之间的矛盾。应从加强文化馆基本功能设施的建设、强化人才机制建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来做好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的工作。
【关键词】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
引言:
文化馆是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开放的目的是为了面向社会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公众的文化艺术水平,有利于实现社会服务职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要提升文化馆的社会服务职能需要文化馆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但是我国文化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出还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经费不足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因此对文化馆的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化馆作为公益性的组织机构,衡量其价值的目标并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但是要实现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就需要大量的经费来作支持,比如文化下乡活动、群众性文艺活动、文化展示、节日庆典、书画摄影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而目前国家并没有对这些经费作出明确的制度规定(除有阵地的免费开放有相应级次的经费保障外),因此文化馆的社会服务活动开展较为困难。
(二)传统行政思维的禁锢
尽管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已经三十多年,但是由于计划经济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较长,尤其在行政领域,文化馆的管理人员的思想中还存在着浓厚的计划经济影子,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都是按照上级的命令来执行,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活动的需求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满足,因此开展的文化活动与现实存在着一定差别。而新时期的文化馆应该以一种资源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上,将文艺的创作、传播以及培训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推动文化馆更好地发展。
(三)文化馆体制机制的落后
新时期的文化馆在开展公众文化活动的时候,要依靠健全的体制机制来作保障,因此就需要不断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合理的制度来调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够设计出更多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建立起协调有序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文化馆活动的高效进行。但是目前文化馆还是沿用几十年来形成的体制机制,不利于现代文化馆的有序进行,需要进行整改。
(四)文化馆人才制度不健全
文化馆本应该是一个不断吸引文艺人才聚集的地方,但是目前文化馆在我国是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小,许多人进入到文化馆这一类文化事业单位就好像进入了“保险库”,缺乏进取心,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也不足,加之体制原因有很多进入文化馆的人都不是专业人才,使得文化活动的质量得不到提升,这对于文化馆活力的保持是很不利的。
二、提升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文化馆的规章制度
要使文化馆的工作真正得到推进, 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文化馆自身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加强对制度的学习,包含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 使文化馆内部人员均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情操; 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出工作、财产、卫生、值班及引资等配套制度的建立, 做到奖惩分明, 有章可循;其三, 积极推行民主生活会制度, 不定期或定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 为文化馆营造开拓创新、共献良策的良好氛围; 其四,帮助全馆人员树立起我以文化馆为荣的思想, 使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得到提高, 进而自觉提高纪律观念, 为文化馆的社会服务献计献策。
目前,只有一部1992年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并无其他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保障文化馆的运行。希望尽早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条例,使得文化馆有法律制度保障、有章可循。
(二)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的建设
每四年进行一次的全国文化馆等级评估对省、市、县文化馆等级做出了相应的面积和内部功能设置具体要求,现实是,很多文化馆达不到却很无奈。
文化馆要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需有各种硬件条件,比如展览厅、报告厅、宣传栏、培训教室、资料室、文艺创作室以及老年活动室等,在建设这些硬件设施的时候,要保证文化馆的面积满足使用的规格。资金较为充足的文化馆还可以建立小型剧场或者场外活动室,能够加大文化馆对公众的免费开放力度,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建设文化馆,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可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与社会团体、企业的合作,从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
(三)强化人才机制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要积极推行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文化馆目前专业人员还很缺乏,特别是高级创作人才、导演策划人才尤为缺乏,已经影响到文化馆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引入激励机制、利益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对优秀的特殊人才经考核后可以破格录用,对公共文化服务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加强辅导培训机制对文化馆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既有竞争又有约束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使文化馆成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四)围绕地方中心工作, 组织好各种节庆文化演出活动
一次成功的节庆文化活动, 不仅仅局限在舞台演出,更应当注重市场脉搏的准确把握、市场份额的扩展、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交流范围的扩展等, 使节庆活动能够在全地区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促使整个文化产业和特色节庆文化均能够发展。充分发挥地方资源, 使节庆文化与地方发展相适应, 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效益、办出影响,全面推动地方节庆文化的快速发挥作用,实现对地方经济的推动。
小结:
综上所述,文化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起着服务和调动的功能,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加强资金投入,才能使文化馆的活动有序开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馆活动中,推进整个社会的文化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丘文赞.当前文化馆在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4,(5):103-105。
[2] 张文华.论免费开放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J].管理学家,2014,(5):516-516.DOI:10.3969/j.issn.1674-1722.2014.05.466。
新闻推荐
石头城下,宝华新城;秦淮源头,古寺古村。8月2日上午,2017宝华山旅游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千华古村举行江浙沪皖百家主流媒体推介会。来自上海、浙江、安徽以及江苏等省内外近百家...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