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本报记者李忠福文/图
7月31日,隆昌县组织党校法治讲师、行政执法单位法制骨干、政法部门业务先锋及法律服务优秀人员共计42人成立“七五”普法讲师团,为推进“七五”普法打下坚实基础。
“成立普法讲师团,旨在加强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发挥法治宣传骨干作用,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落实。”县依法治县办相关人员介绍道。
7月13日,隆昌县普法员到云顶镇凤林村开展“送教下乡100场”法治宣传知识巡回授课,为该村党员群众讲解《婚姻法》的有关条款。“听法治讲座,很有收获。”镇干部刘建说。
“六五”普法期间,隆昌县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依法治县进程步伐加快,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 法律进机关、进单位
“六五”普法以来,隆昌县将推进“法律七进”作为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制发《隆昌县“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2014年~2016年)》和《隆昌县“法律七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方案措施,将“法律七进”纳入依法治县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法律七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隆昌县始终将领导干部作为“六五”普法的“关键少数”,坚持县“四大班子”会前学法、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组织干部举办法治培训,选派科级干部到大学参加依法行政能力与知识更新专题培训。实行公职人员法律知识水平测试,每年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
“六五”普法期间,县“四大班子”会前学法60余次,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学法20次,在全县干部职工年度“考学”中增加法律知识,县人大组织拟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15批次。全县各单位组织开展各类法律知识培训1740次。县委县政府成立法律顾问团,2015年,隆昌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法律顾问制度改革试点县”。
■ 法律进学校
推进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考试”五落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隆昌县中小学生每学期用于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少于4课时。组织开展模拟法庭、警示教育、法治演讲、法治征文、法治板报等活动,编印《青少年常用法律知识手册》2万余册。
从政法队伍中选派86名业务骨干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开展法治宣传。组织民政、文体广新、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参与“青少年维权岗”,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开办“家长学校”,开通未成年人法律维权热线、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法治教育中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交流的法治教育平台。
隆昌县中小学均配备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开设法治教育专栏橱窗106个,校园广播101个(含村小)。
■ 法律进乡村、进社区
隆昌县认真落实乡村普法“六个一”工程,19个镇(街道)均设立法治辅导站和法律援助工作站,359个行政村均设置法治宣传栏,建立法律图书室,聘请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集中学法。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隆昌县54个社区均聘请有法律顾问。
加强对社区重点人群的法治宣传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在全市率先创建“法治大院”,营造良好基层法治氛围,全县试点建设法治大院38个。
“六五”普法期间,各镇(街道)组建各类法治宣传队伍50余支,培养“法律明白人”1239人,编印发放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手册、普法宣传折页15万余册(份)、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20万余张,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300余次。
■ 法律进寺观教堂
利用宗教活动日、“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主题活动,到重点寺观教堂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巡回宣讲,活动宣讲面达90%以上。利用讲经会、复活节、开斋节等宗教活动,开展法治宣讲20余次,组织寺庙和宗教团体集中学法10余次,向宗教活动场所赠送宗教类法规书籍2000余册、挂图1000余套。
■ 法律进企业
隆昌县的企业普遍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法治宣传,在企业园区建立法治宣传橱窗,开展与商业秘密保护、金融保险、税务征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劳动保障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设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全县已有100余家企业聘请法律顾问。
2017年是“七五”普法的全面实施之年,隆昌县依法治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隆昌县将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水平,为建设幸福美丽隆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新闻推荐
(童柳溪黄帅)今年以来,隆昌县积极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精神,多举措推进财政专项扶贫工作,成效喜人。统筹使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盘活存量、安排增量资金等方式,加大财...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