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内江气温居高不下,国网四川电力(内江)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保电任务面临严峻“烤验”。战高温、斗酷暑,他们积极践行“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庄严承诺,冲锋在抢修保电第一线。
◇本报记者 包中强 文/图
不惧高温,
排除故障保供电
7月26日,隆昌气温率先突破39摄氏度。
高温带来高负荷,这也让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保电任务加重了许多。国家电网“95598”服务热线频繁响起,每一个求助电话都是一条命令,老百姓的期盼,就是他们的工作目标。
当天下午5时许,隆昌县城中心街130号附近部分商铺和居民家里突然停电。接到抢修任务后,国网(内江隆昌)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秦道友和队员们立即带上工具,赶往现场。
户外39摄氏度的高温,人站在外面不动都会汗水直流,更何况他们还要规范地穿着工装、带着工具投入紧张的抢修工作中,汗水一遍又一遍将队员们的衣服打湿。
赶到现场后,秦道友和队员们首先认真对附近的两台变压器检查了一番,但没有查找出问题。接着,他们又找到了附近的一个变电箱,对变电箱进行检查后,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时间在一秒一秒的流逝,百姓在酷暑中等待通电的心情可想而知。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秦道友皱起了眉头。
当他们赶回变压器附近时,一名队员惊呼道:“问题在那儿,你看线都烧断了。”经过队员们仔细勘察,发现10千伏金东线中心街支线7号杆低压接户线A项线路被烧断。原来,因为近期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急剧升高,供电线路持续出现发红发热现象,最终造成了中心街部分商铺和附近居民小区停电。
设置安全围栏、挂好接地线、紧急转移供电负荷……在确定了抢修方案后,现场抢修人员各司其职,有序开展紧急抢修工作。随后,抢修人员吴文彬快速爬上15米高的杆塔,熟练地拆除已经被烧毁的线路,并在杆下抢修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制作新的导线。
“天气这么热,我们在树下都还要摇扇子,更何况他们还是冒着烈日在抢修,太辛苦了!”“我们拨打电话没多久就来了,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效率真高!”……在队员们紧张抢修的同时,现场围观群众在盼望通电的同时,也纷纷为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敬业和效率点赞。
1个多小时后,当看到吴文彬从电线杆上下来,现场群众都为之欢呼。吴文彬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刚才我在电线杆上都没觉得有多热,下来之后反而更热了!”靠着安全带的拉力,他硬是在高高的杆塔顶上斜挂了80多分钟,最后成功接好了两段导线。
当天19时30分,这条线路终于恢复了供电,隆昌中心街的店铺和居民家中不断亮起来的灯光与路灯的灯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秦道友他们抓紧抢修任务的时候,另一组队员也在执行另一项任务。为了让隆昌县城电力负荷分布更均匀,为了让高温天气期间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他们通过倒负荷的方式,对部分过载线路进行科学“引流”。
高温导致内江用电需求不断攀升,供电负荷持续保持在100万千瓦以上,最大负荷达到了118万千瓦,逼近历史最高值,同时也让国网内江供电公司部分线路备受煎熬,重载、过载现象较为突出。
不分昼夜,
坚守岗位送清凉
对于共产党员服务队来说,“朝九晚五”与他们无关,节假日更是奢望,尤其是在三伏天的高温“烤验”期,他们更是不分昼夜,枕戈待旦,随时待命。
7月28日是周五。下午6时许,当别人陆续下班迎来轻松周末的时候,黄静波等几名队员仍在“站岗”,没有一丝松懈。办公室内,黄静波的电话频繁响起,他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不时登记着报修记录。“早上7时38分,智慧村;9时09分,市环保局附近;11时45分,平安路……”一页纸上,已经写下了10多个报修记录,记者注意到,最多的时候,他在一个小时内做了6个记录。每一个电话都是一条命令,他们一遍遍奔赴抢修第一线,不断为百姓带去光明,输送清凉。
忽然,黄静波站起身来,喊了一声,“大家走,市民路有居民反映家里停电!”几名队员随即也站起身,拿起工具就往门外赶。虽然此时已是18时40分左右,夕阳西斜,但高温的余威仍在,橘色的共产党员服务队汽车穿梭在城区大街小巷。
“我们这里下午六点停的电,周边几户人都停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多亏一楼的邻居帮忙打了你们的电话。”见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市民路101号某小区居民王维泉的心里感激万分。
黄静波和几名队员径直走到一楼的电表箱,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练就了他们的一双“火眼金睛”,经过现场勘查,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停电是因为电表下方一条出线烧断了。在短短10分钟内,他们就顺利处理好了故障,并恢复了供电。“你们的效率真是太高了,谢谢你们!”王维泉笑容满面,此刻除了谢谢,心里的感谢已经不知道怎么能更好地表达了。
从市民路出来还没走几步,黄静波又接到了一个电话,内江经开区莲台寺一户居民家里停电,希望他们尽快过去处理故障。登上车,队员们又风驰电掣般赶往下一个抢修点……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建新功
成立14年来,国网四川电力(内江)共产党员服务队迅速成长壮大,从服务主城区到覆盖各县(区),“95598”服务热线响彻内江大地,到处都有他们服务群众的身影。
14年来,他们始终践行着“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庄严承诺,受理电话和咨询68万次,开展上门服务31万余次,特殊服务3.8万多次,参与抢修约19万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电保姆”。
14年来,他们收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四川省电力公司十佳共产党员服务队”“四川省雷锋式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诸多荣誉。他们深知,奖牌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百姓的称赞和口碑,才是留在他们心底永恒的自豪。
烈日,不能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酷暑,无法动摇他们坚强如铁的意志: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服务队,是为百姓服务的“电保姆”。如今,他们抖擞精神再出发,只为让万家灯火更通明,只为守护百姓一夏的清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忠福文/图隆昌县境内有隆昌河、渔箭河、龙市河、三江河等8条河流干支流、40座水库。今年4月18日,隆昌县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启动推行河(库)长制工作。3个月以来,隆...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