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一路二水三产业,“半边街”发生大变化——走近隆昌县龙市镇半边街村党支部书记余永富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7-10 12:59   https://www.yybnet.net/

隆昌县龙市镇半边街村位于龙市镇西部。该村紧邻自荣路,距离场镇4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638户21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仅18户48人。

这个“人口大村”的“当家人”叫余永富,自2010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便精心规划出“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道路,按此稳扎稳打,硬化水泥路、修建山坪塘、引进春见和“大棚蔬菜”产业。最终,将半边街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全媒体记者 黄俊钦 文/图

1 尽心尽力,帮助困难村民

“陈大哥,你大女儿是今年毕业吗……”“工作落实没……”7月8日上午8时许,余永富来到7组村民陈敬明的家中,询问他家大女儿近况。

见余永富前来,陈敬明连忙热情地打着招呼,“在家学车,拿了驾照就去成都上班……”“谢谢书记这些年的照顾……”提及大女儿,陈敬明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陈敬明坦言,“要没有余书记帮忙,大女儿怕是早就辍学了。”这是咋回事呢?

2013年,陈敬明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这喜讯传到余永富耳朵里,他便立即前往陈敬明家中道贺。“没曾想,一大家子人却围着饭桌子唉声叹气。”见此情形,余永富便拉上陈敬明走到了门外。

经过一番询问,余永富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他们家上有98岁的老父亲,下除了大女儿外,还有两个正读初中的女儿。”余永富说,陈敬明的妻子左腿高位截肢,没有劳动力。“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他种点庄稼,苦苦支撑。”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怎么能就这样放弃……”余永富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他一面宽慰着心急如焚的陈敬明,一边拍着胸脯,承诺自己一定全力相助。

离开陈敬明家后,余永富立即找到龙市镇党委政府,反映了陈敬明家的情况。随后,又通过党委政府与隆昌县广播电视台取得了联系。

经过数次的多方协调,余永富最终为陈敬明的大女儿争取到了龙市镇党委政府发放的4000元助学金。“县电视台还将她纳入了重点帮扶对象,每月给予她300元的生活补助。”

至此,陈敬明的大女儿避免了辍学的命运。然而,余永富并未“松手”,“他一家人太困难了,还得再帮点。”随后,余永富再次向龙市镇党委政府申请,解决了陈敬明一家5口的低保。并为他家争取了房屋风貌改造项目,将他家破旧的土墙房新修了一番。

“余书记就是我们家的恩人……”聊起这段往事,陈敬明再次紧紧握着余永富的手……

2 修水泥路,建山坪塘

记者了解到,余永富深受当地村民的爱戴,这与他当初立誓要做“服务型村干部”的誓言息息相关。

早在1994年,余永富初任村干部那会儿,便打破了村民办理户口迁移、房屋审批等手续收取纸张费的传统。平日里,担心村民跑冤枉路,他还时常来回走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到镇上各部门帮他们完善各类手续。

正因如此,在2010年的换届选举中,余永富可谓是民心所向,以全票当选半边街村党支部书记。为不辜负众望,余永富一上任,便“挑灯夜战”,描绘出了“一路二水三产业”的未来宏图。

“要致富,先修路。”余永富深谙这一硬道理。“当时,我们村虽已实现通村公路‘组组通\’。但却是一条5公里的泥结石路。”余永富坦言,村民出行,仍面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为此,余永富一上任,便多次向龙市镇党委政府申请。最终,争取到了一笔“每公里25万”的修路补助。“修路,是发展的基石……”“是世代受益的工程……”随后,余永富又召开村民大会,号召村民集资。

在余永富的感染下,村民纷纷出资。最终,又筹集了40万的修路资金。“嗡嗡嗡……”随着一台台挖掘机、铺路机开进村里,余永富又动员各村组长、村民代表、村干部成立了监督队,并身先士卒,每天起早贪黑地跑到工地,监督修路的质量与进度。

2012年,一条宽4.5米、长3公里的水泥路成形,连通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村民出行的难题得以初步解决。2015年余永富再次申请到了同额的修路补助,并与在新疆做和田玉生意的本村6组村民吴太良取得了联系。“听说村里要修路,他想都没想就捐了10万元。”余永富说,“年底,余下2公里的水泥路,也彻底修通了。”至此,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在全村铺开。

在修路期间,余永富将总规划中的“二水”,也提上了议程。“我们是典型的旱山村,不能引水灌溉,耕种只能靠天吃饭。”为打破这一困境,余永富又找到龙市镇党委政府,并与隆昌县农业局取得了联系。经过一年的协调,最终争取到了现代农业项目。

2015年,一座面积达50亩的山坪塘修建完成,“这下,村民就可以抽水灌溉农田了。”不仅如此,为方便灌溉,村里的大田、小田还统一平整、田坎上也砌了砖。“看上去,颇有现代农村的感觉。”余永富笑呵呵地说。

3 引进业主,发展产业

早在2013年,余永富便多次带领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响石镇、圣灯镇的各“产业先进村”参观学习、借鉴经验,总结出了“引进业主,发展产业”的新思路。

“正好,村里有一处100亩闲置土地。”余永富说,这块土地,曾流转他人种植过枳壳。“由于不行销,致使这块地长年闲置。”“一位投资人告诉我,想找一个村种植春见。”余永富听后,喜出望外,这不就是产业发展的“天赐良机”吗?“只要你愿意,所有的手续,都包在我身上!”余永富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投资人。很快,投资人便接手了这100亩土地。

2016年,好运再次“敲响”半边街村大门。“自贡市大安区有个名叫雷志有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他拉菜经过自荣路时看见了我们村。”余永富笑着说,“他当即就被村里平整的土地、发达的交通吸引。”

随后,雷志有找到余永富,表达自己想来村里投资种植大棚蔬菜。“这是个好产业!”在考察完雷志有的大棚蔬菜基地后,余永富心里踏实了,第二天便赶回村将好消息告诉了村民。

“既有租金收入,还能安心到外面打工……”在余永富一番劝说下,最终谈妥了70亩地进行流转。很快,雷志有的“大棚蔬菜”基地便入驻半边街村。

“‘大棚蔬菜\’基地为3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余永富告诉记者,无论是施肥还是除草,“每天,都有50块的工钱。”在他看来,“引进业主,发展产业”,是半边街村绝好的致富路,“此后,我会联系更多业主,到村里投资!”

采访到最后,余永富透露,“除了继续发展产业,我还会加大力度,为18户贫困户争取产业扶持。”他表示,计划在今年,带领7户贫困户脱贫。未来两三年,实现半边街村没有一户贫困户。

新闻推荐

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员工陈明煜被授予四川省电力公司“川电十大工匠”称号

6月30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传来喜讯,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庆祝建党96周年暨“卓越之路”企业文化节成果展示会上,隆昌县供电公司员工陈明煜被授予“川电十大工匠”荣誉称号。据悉,陈明煜...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路二水三产业,“半边街”发生大变化——走近隆昌县龙市镇半边街村党支部书记余永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