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大力实施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和高标准农田改造,依托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和水产发展基础,探索出群众易接受、技术易推广、前景效益好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万余亩,占全县10万亩水产的三分之一,稻田综合利用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蒋小琴 文/图
抓机遇
创新发展稻渔产业
2016年,隆昌县被纳入四川省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之一。隆昌县以此为契机,按照全省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现代农业示范县的战略部署和全市“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要求,投入资金1.74亿元,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计划2017年建成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4万亩。
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相应技术,综合种养水稻、鱼、虾、鸭、蛙等,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2016年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推进会上,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尹忠作了《挖掘“稻渔”产业优势 建设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的发言,响亮提出:着力打造10万亩“稻渔”为核心的产业基地,融合发展以柑橘为重点的精品果蔬、以木本油料为特色的生态林木、以农旅结合为主线的休闲观光农业,高标准、高起点提升稻渔产业现代化水平,深入挖掘稻渔产业文化,将隆昌建成“稻鱼满仓、花果飘香、青山绿水、和美村庄”的中国西部“鱼米之乡”。
如何规划利用各项资源,推进隆昌建设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的宏伟目标?隆昌县农林局局长黄体元介绍,隆昌县稻渔产业按照“田里稻鱼、土里果蔬(柑橘)、坡地绿化”立体空间布局和稻渔产业“三核一带”区位布局整体推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基础设施、适度规模经营、科技提升、文化打造、产品加工、品牌创建、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政府引领、项目扶持、要素保障等措施,大力发展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不断提高稻渔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
着力打造“三核一带”万亩稻渔产业集中发展区。“三核一带”是指以界市、普润、金鹅、古湖四镇(街道)为重点的北部万亩稻渔产业核心示范区,迎祥、双凤、黄家、龙市四镇为重点的西北部万亩稻渔产业核心示范区,圣灯、响石、胡家、云顶四镇为重点的南部万亩稻渔产业核心示范区,快速通道稻渔文化休闲示范带。
目前,隆昌县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建成了北部万亩稻渔产业核心示范带和南部圣灯镇、响石镇核心片的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2.35万亩,建设进度达60%,预计12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求实效
外出学习获“真金”
隆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推进稻渔产业,把稻渔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多次调研稻渔产业,鼓励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外出学习,真抓实干,因地制宜,推动稻渔产业发展。
今年,隆昌县先后多次组织县农林局、稻渔产业示范核心区镇(街道)等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分管副县长万晓燕带队深入浙江省淳安县、湖北省潜江市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稻渔产业发展经验,收获颇丰。
在浙江省淳安县,考察组参观了千岛湖鱼博馆。该馆经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十年的精心打造,于2015年底建成,建筑面积810平方米,不仅有千岛湖全部114种鱼类标本,还以千岛湖淳鱼为主线,以中国鱼文化为创意背景,全方位展示了最古老的鱼、最大的鱼、最全的鱼、最文化的鱼、最萌的鱼及鱼头人艺术作品、鱼拓作品等,融知识性、体验性、观赏性、品牌性为一体。
在湖北省潜江市,考察组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小龙虾首席研究专家舒新亚的陪同下,先后到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后湖管理区1000亩虾稻共作标准化养殖基地、龙头企业——莱克集团、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潜江生态龙虾饮食城,实地考察了从小龙虾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养殖基地、收购加工、包装冷藏生产线、线上线下销售、特色品牌餐饮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通过考察,了解了鱼文化,学习了先进地区在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稻渔(稻虾)产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我县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非常明显。”隆昌县农林局多经站站长海健说。
如何抓好稻渔产业工作?考察组干部各抒己见,最终确定了:结合隆昌发展的稻渔产业,重点做好优质稻+生态虾这一模式,依托产业链的发展助力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下一步,隆昌县将着力于强化与科研院所的紧密结合,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转化;引入规模企业、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的成功典型,激发更多的民间资本、社会财富投入、参与到各个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稻渔产业;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全力打造10万亩稻渔产业及标准化渔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重实践
多方保障促发展
在响石镇小咀村的稻田边,工人们正在打捞清洗小龙虾,一片丰收的喜悦。“这是我们初次尝试后的第一季收获,很不错。”业主刘小龙介绍,2012年,他来到响石镇小咀村、喜神村和圣灯镇三台村、二郎村,承包土地2000余亩,今年5月利用600亩稻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其中“稻虾”400亩,“稻鱼”200亩。
“稻虾种养一年可收获2到3季,目前亩产约150斤,每亩预计实现纯收入2000元以上。”刘小龙说,这是第一年,还在摸索阶段,成熟一些就会向合作社其他社员推广。刘小龙成立的隆昌县诚隆粮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114户,有部分社员对稻渔综合种养非常感兴趣。
隆昌县稻渔产业的大力推广,吸引了不少新型农民加入。在普润镇黄龙村一片碧绿的稻田里,土地承包业主周长春正在察看稻田抽水灌溉情况。“水稻下面养殖有小龙虾,抽水是为了保证水田里的水深。”周长春说。
周长春是隆昌县的农技人员,工作中考察了解到湖北稻渔综合种养这一农业发展新模式,决定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我非常看好这个产业,就鼓动原本有工作的妻子、女儿和女婿来当‘农民\’了。”周长春笑着说道,2月14日,周长春及家人来到黄龙村,承包了300余亩田地,开始了稻虾种养。
为了保障稻渔产业发展,隆昌县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及产业小组指导稻渔产业发展,负责研究、审议、制定稻渔产业规划方案、配套政策,协调解决处理稻渔产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支持和投入稻渔产业的发展。同时做足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将稻渔产业发展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
目前,隆昌县正积极推进稻渔产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朝着“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县”和“稻鱼满仓、花果飘香、青山绿水、民富村美”的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的宏伟目标前进。
新闻推荐
135名乡科级主要领导干部集体“充电”隆昌县乡科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
(罗喆娟记者李忠福)6月20日~23日,隆昌县乡科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在县委党校开班。县委书记、县长尹忠作动员讲话,县委副书记曾强主持开班仪式,各镇(街道)、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135人参加培训。...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