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萍
5月13日至14日,在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科院银山基地举办的首届油纸伞文化节,令不少游客记忆犹新:晚上,油纸伞与农业主题灯会相融合,完美展现了农业科技和油纸伞文化。活动期间,先后接待省内外游客近3万人次,内江农业窗口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这只是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一区四园”模式组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立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培育农民增收新型业态,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保持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势头。
特色农业唱主角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衍生出来的产业,备受各地游客关注和欢迎。
近日,记者走进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各种新奇特的花草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其中,园区着力打造的“花芊谷”更是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
内江“花芊谷”农业产业融合创新园是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重点项目,是内江市农科院银山基地“提质增效,增点扩面”工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创意农业研究为抓手,以科研示范引领为目标,建设“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三区域(蔬菜科研示范区、林果科研示范区、特色花卉示范区)”,打造集科研、科普、培训、示范、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创新园。
这只是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的其中一个特色产业。记者从园区管委会获悉,今年一季度,园区以永辉公司为龙头,通过保种选育和技术推广扩大内江黑猪的规范化养殖,形成年出栏30万头的产业规模,一季度存栏1.3万头;重点实施好资中血橙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建设,通过“基地培育、园区孵化、全域推广”三位一体带动发展资中血橙种植15万亩;在核心区和示范区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形成精品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创新“六大模式”,打造“玫瑰园、百合园”等川南乡村旅游一流品牌,年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2万余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科技服务是关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必先行。
在农科院银山基地,今年是“内江果蔗杂交选育研究”田间鉴定的第二个年头,目前已完成了10多个品系的田间播种,且长势良好。同时,基地还将果蔗新品种甜城99、甜城18分别引种到威远、隆昌、资中、市中区、东兴区,新品种示范应用面积由2016年30余亩扩大到目前的近200亩,有望实现亩产值近万元。
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包括:资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东兴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威远县镇西食品工业园区。园区与园区的相互合作,走出去、引进来,也是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技术产业的关键举措。
据悉,目前,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同四川大学、中国农大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内江分院作用,不断健全创新、示范、推广三大科技支撑体系。同时,还争取到省科技厅资金项目,加快实施智慧化循环农业创意项目,目前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建设大千五彩园500亩、资中血橙万亩示范片种植400亩,带动全市共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180万亩。
创新模式助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脱贫攻坚纳入园区发展重要计划,通过创新模式来帮助农民增收脱贫。
——经营主体示范。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突出示范、带动两大功能,培育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奖补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重点龙头企业。引导永辉公司、壮牛公司、好口碑公司等企业推行生猪、黑山羊寄养、资中血橙种植“反承包、托管、林下种养结合”模式,与60余户贫困户建立寄养、种植合作关系,户均增收800余元。
——主导产业带动。发展以资中血橙、不知火为重点的水果种植业,以内江黑猪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以花生酥、冬尖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一季度核心区精品蔬菜种植1000亩,资中血橙2000亩,特色水产1400亩,资中黑猪存栏1.3万头,花卉、苗木种植2200亩。
——科技项目促动。加大园区科技投入,积极申报市级科技项目6个。目前,内江农科院银山基地已培育新奇蔬菜200多个品种、玫瑰花100多个品种,成功向农户推广甘蔗、油菜、水稻、小麦等新品种种植。好口碑公司引进血橙新品种6个,标准化种植达1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2000余户增收。永辉公司引进示范新技术6项,制定养殖技术规程2套,带动推广规范化养殖3250户。
“一直以来,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突出主导产业集聚展示,突出助农增收等重点加快园区发展,朝着打造一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个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继续探索农旅、农教、康养、休闲、娱乐各层次深度融合新模式,加快推进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游客中心及基础设施项目包装立项与审批工作,力争成功打造一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4A级乡村旅游景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示范平台。
新闻推荐
农村电商:为隆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隆昌县全力推进电商进农村工作纪实
◇王晓华本报记者李忠福文/图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育发展新动力初夏的隆昌,生机盎然。近日,记者来到石燕桥镇杨柳井村电商服务站看到,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店主代云彬对照商品,在电脑...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