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内江高新区正式成立,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逐渐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并于今年2月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新区,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成为内江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张“国字号”新名片。
五大工作, 引领高新之“新”
成立之初,内江高新区便明确目标,着力于高新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创业、招商引资、申报创建五个方面的工作,截至目前,这五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成为内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2016年,内江高新区“一区三园”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12.6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0.2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3.2%,高出全市占比2.6个百分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9.82 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31.2%,高出全市占比8.6个百分点。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地位进一步凸显,内江高新区已成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
成为内江重大产业发展的“新战场”
三年来,内江高新区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0余个,投资约40亿元。随着白马园区三横五纵骨架道路的形成、安置还房的建成和新材料产业园的开工建设,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速聚集;随着隆昌园区中铁重工、山川精密焊管、维尔康药业等企业的壮大,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随着高桥园区内江师院、内江职院、内江六中等新校区的建成,科教产业不断成长,内江高新区已成为全市重大产业发展的新战场。
创新创业成效显著,
成为内江“双创”引领的“新标杆”
据了解,目前内江高新区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其中省级孵化器2个,总面积4.25万平方米,入驻单位220家,其中在孵企业166家;围绕服务“双创”先后建成科技成果交易、人才培训、咨询评估、创业指导、检验检测等“六大综合服务平台”,出台了“十二免、四有”优惠政策,在全市率先设置种子资金800万元,已为12家企业发放种子资金93万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功孵化提供支撑;“内创汇·创新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各类培训实现专业化、常态化,内江高新区成为全省第二个“创客四川”示范基地,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对外开放措施有利,
成为宣传展示内江的“新窗口”
内江高新区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参加全球川商返乡创业会、科博会等招商推介活动,牵头承办了“2016年中国·川南新材料发展大会”等大型系列活动;成功引进永耀鑫药业、江博士鞋业等项目,目前,正与四川威玻集团洽谈房车、高性能高硅氧玻纤深加工、无碱玻璃纤维短切毡3个新项目。先后邀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玻纤协会等121家单位和企业到内江高新区考察;先后接待省部级领导、相关单位及考察团74批(次),通过内江高新区这个窗口,进一步提升了内江对外开放的形象,大力促进了对外招商工作的开展。
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
为内江城市发展增添“新名片”
内江高新区于2014年5月正式成立,当年11月,就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4年12月,内江高新区启动国家高新区申报创建工作,今年2月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新区,仅用时2年多,所用时间之短在全国范围内数一数二。成功创建的国家高新区为内江新添了一张“国字号”城市名片,为全面推进幸福美丽内江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
迈向新的征程
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内江高新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八项重点工作”和经济工作“十项重点任务”,按照高点起步的理念,以内江高新区“九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抓好园区项目建设、科技平台建设、对外开放等重点工作,积极与相关县(区)、市级各部门做好沟通协调配合,不断扩大园区承载力,增强园区产业聚集力,强化招高引新、招才引智,管好用好孵化平台,优化科技服务环境,全力将内江国家高新区打造成西部一流高新区。
抓好园区项目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根据《2017年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及白马园区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建立“部门一周一会商、分管领导半月一推进、主要领导一月一研究”的工作制度,力争在民生项目上实现新进展,在基建项目上取得新成效,在产业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会同建工集团及市中区政府,加大协调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白马园区安置还房、渤商物流安置还房等民生项目早日竣工。二是加快完成茂门路C段人行道路铺装及部分附属设施续建项目;确保门庭六路、八角井电站至高新区白马孵化园电缆通道等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协调推进庭市十路、汉渝大道内昆铁路上跨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是会同威玻集团、路桥集团加快推进白马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润宏环保餐厨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宜健生物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等项目建设。确保今年白马园区完成项目投资4.58亿元。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成效。内江高新区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促进全市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一是根据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的相关要求及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建工作,加强与设计单位及建工集团的沟通对接,全力推进汉安孵化器的设计装修工作,力争在今年10月实现企业入驻。二是积极探索孵化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孵化器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细化专项资金及毕业企业管理办法,加强种子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等“六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咨询评估、科技融资、人才培训、创业指导、检验检测、科技成果”等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确保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入孵企业10家,实现毕业企业5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成功申报市级工程实验室2个。
突出产业招商引资,狠抓对外开放合作。按照《内江高新区2017年“走出去”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和配套企业。
一是借力高端平台,储备企业资源。积极参加2017年川商返乡创业发展大会、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招商活动,搭建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的有效途径,储备企业资源。二是构建招商平台,实施精准招商。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果岭创投集团平台等机构合作,搭建招商平台;到珠三角、长三角、组织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实施精准招商。三是联动创新,创响新材料品牌。全力以赴筹办新材料产业推介大会,对接相关部门,及时完善方案,协调好活动细节,力争引进一批附加值高、产业集聚效能好的项目,为内江再次创响新材料品牌。
强化要素保障,凝聚园区发展动力。一是坚持园区联系会议制度和园区项目推进例会制度,统筹抓好三个园区工作,及时报告、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二是主动跟踪对接,继续完善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支持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常务会审定。三是加大协调力度,加强火炬统计报送工作,认真收集梳理各园区数据,建立完备的火炬数据统计系统,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四是借助路桥集团的资源优势,加快组建内江高新区投资平台公司,提升园区的“造血”功能。五是加强人才特区建设,继续实施“甜城英才”计划,打造高新区人才之家,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龚晓斌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仁胜文/图品牌强,则内江强。近年来,内江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质量建设和品牌发展的决策部署,把提质增效和创优创名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把质量提升...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