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隆昌新闻 > 正文

水利扶贫:为贫困村引来致富活水——市水务局脱贫帮扶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5-12 06:4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仁胜 文/图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内江市不少贫困村来说,缺水已经成为阻碍当地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近年来,内江市水务局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从资金、项目、技术、人员和信息等方面为联系帮扶贫困村提供全力支持,狠抓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水利改革、人才支撑六大水利扶贫举措,为贫困村脱贫攻坚引来致富之源。

今年4月,内江市水务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6年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成为全省200个先进帮扶单位之一。5月11日,记者走进市水务局联系帮扶贫困村——隆昌县响石镇石硖村,了解水利扶贫的故事……

引水蓄水,村民盼来“及时雨”

5月11日上午,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石硖村村民郑泽辉站在田坎上,微笑着看雨点散落在秧田里。

一大片秧田里,刚栽种十来天的秧苗青翠欲滴。他对记者说:“往年栽种秧苗时天天盼下雨,但是雨一停又开始发愁,因为田坎漏水,有点水就流走了。现在好了,田坎修好了,再也不为水发愁了。”

石硖村地处响石镇西北,距场镇11公里,是响石镇最边远的村,辖15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189人。这个典型的旱山村,每遇干旱年份,农业用水甚至人畜饮水都非常紧张,所以和郑泽辉一样,石硖村家家户户对水的问题都格外关心。缺水,也成了阻碍石硖村脱贫致富的重大难题之一。

2015年8月,市水务局开始定点联系帮扶石硖村,同月派出市水政监察支队综合科副科长丁勇担任石硖村“第一书记”,全力整合帮扶资源,着力夯实村内基础设施,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确保石硖村2018年如期脱贫。

丁勇介绍说:“由于常年缺水,村里多年来一直无法发展现代农业,村民只能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而2014年新引进的资中血橙也面临缺水、缺资金、缺技术的考验。要脱贫,石硖村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

市水务局组织专家进村调研之后发现,石硖村的13个山坪塘、27个蓄水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情况。全村年蓄水量不到7万方,缺口高达24万方。更让人苦恼的是,石硖村内没有河流,如果要引进水源,需要从5公里外的龙市河取水。

针对石硖村严重缺水的情况,市水务局协调资金60万元,新建1口山坪塘,维修养护4口山坪塘,完成3000米砖砌化田坎,缓解了石硖村蓄水难的状况。

村里的养鱼户许文久承包了一口村集体的堰塘养鱼,现正打算清理淤泥投放鱼苗。他说:“以前堰塘漏水,我想承包来养鱼又不敢,现在堰塘周边都用石头砌好了,能蓄水了,我终于可以放心养鱼了,堰塘里的水还可以为上下游的秧田供水。”

今年,市水务局还将落实2017年防汛抗旱引水项目,计划投资200余万元修建提灌站和渠道,为石硖村引进致富之水,为村里的650亩资中血橙提供水源,解决旱片死角贫困户产业用水困难。

在市水务局等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如今的石硖村水畅路通,粮丰人勤,正朝着2018年如期脱贫的目标铿锵迈进。正如村务公开栏里一首诗里描述的一样:“脱贫春风来,瞬间变了样……惠民项目多,老少颜笑开……感恩政策好,幸福乐无边。”

兴水惠民,

“水务先锋”献大爱

在石硖村,人们经常能看到头戴小红帽或穿身红背心的志愿者身影。开展实地调研、为村民宣讲节水知识、慰问帮助贫困户、科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每到一处,志愿者们都深受村民欢迎,每入一户,他们都尽力倾心帮扶。

这些志愿者,是市水务局组建的“水务先锋·兴水惠民”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2015年5月以来,市水务局围绕“党建引领、服务示范、科学治水、兴水惠民”品牌主题,牵头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经过两年来的发展,市水务局已经搭建起了“市水务局党员志愿服务支队—局直各级党组织志愿服务分队—党员志愿服务岗”的三级服务网络,组建了志愿服务分队10个、机关志愿服务岗10个,每岗设10-15名党员。

目前,这支志愿服务队在全市共吸纳队员500余人,其中既有主持全市水务工作的局长,也有在水务一线工作的党员职工。他们在扶贫济困、爱老助残等方面各尽爱心,各出其力,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

石硖村贫困村民满维德常年患病,其妻有精神残疾,一家人因病致贫。市水务局在村里实施砖砌化田坎项目后,党员志愿服务队动员满维德参加县、镇、村组织的种养技术培训班,并经常上门看望慰问,鼓励他树立信心、靠勤劳致富。

今年5月,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帮助下,满维德在门前的旱田里蓄了水,买回来30公斤龙虾苗,准备靠养虾致富。看着田里的水位逐渐上涨,满维德充满信心地说:“我准备隔段时间再投放点虾苗,好好喂养,等到过年前再卖,估计能卖一万元,彻底告别穷困人家的生活。”

2016年12月,市水务局领导协调隆昌县就业局等部门,建立了石硖村缝纫加工厂,此后,加工厂里的20台缝纫机就整天响着欢快的“劳动进行曲”。

“针对村里留守妇女多,贫困户缺技术等情况,市水务局领导带领第一书记深入调研,提出了建缝纫加工厂的思路,之后又协调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筹建了这个缝纫加工厂。”驻村“第一书记”丁勇介绍说,村里组织动员了20余名村民集中学习缝纫技术,他们加工好的床上用品直接运回纺织商家销售。

贫困村民马馥琴就在加工厂上班,农闲时,她一天能加工被套约40套,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此外,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帮助下,她还贷款买了十多头小猪,学会了科学养猪技术,对于今年内脱贫,她表示很有信心。

同时,市水务局还积极协调,由“第一书记”带领10余名村民到荣县、安岳等地考察,发展了规模养鸡户3户,带动发展贫困户20户,去年出栏肉鸡近万只,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为脱贫致富拓宽了发展渠道。

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还深入红林、亢家、瓦堆湾等贫困村开展水利建设需求调查,协助当地制定水利扶贫建设发展规划,建立水利扶贫项目库,确保水利扶贫项目落地、资金落实。去年已为贫困村落实水利建设资金4500余万元,建设水源工程73处、渠系工程24公里。

此外,市水务局还着眼全局,实施了以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水利改革和人才支撑六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扶贫行动。2016年,内江市水利脱贫攻坚工程在53个乡镇116个贫困村投入水利建设资金9622.2万元,实现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519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1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46万亩,恢复、改善灌面2.18万亩,全面完成了年度水利扶贫建设计划任务。

新闻推荐

隆昌县廉租所:狠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肖咏李祥)“早落实、早安排,防患于未然。”近日,隆昌县廉租所针对即将进入的汛期,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制定完善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强化隐患排查,开展汛期检查,落实...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水利扶贫:为贫困村引来致富活水——市水务局脱贫帮扶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