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四川省川南片区“农民夜校”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内江市召开。现场推进会上,隆昌县“农民夜校”工作获得肯定,该县创新实践,推出的农民夜校“送教下乡100场”活动获得高度评价。
“努力培养出更多‘挣得到钱、当得好家、待得来人、走得正路\’的‘农村家庭能人\’,为打造丘区‘农民夜校\’内江实践方案不断实践,为建设幸福美丽隆昌贡献力量。”5月,记者到隆昌实地走访,亲身感受隆昌县“农民夜校”工作取得的实效。
◇周慧 本报记者 蒋小琴 文/图
送教下乡100场 农民获得真知识
作为隆昌县“农民夜校”工作创新实践的亮点,农民夜校“送教下乡100场”活动从4月启动,活动分为示范授课、巡回授课、专题授课。
示范授课:针对各镇(街道)“农民夜校”示范点产业项目培训需求,采取“夜校讲党课+基地讲技术”形式,在各“农民夜校”示范点开展示范授课,开课时间为4月。
巡回授课:针对各镇(街道)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产业扶持培训需求,采取“白天+晚上”“固定+流动”等形式,在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农民夜校”开展巡回授课,开课时间为5月至9月。
专题授课:针对“农民夜校”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先进、现场教学条件成熟的优势,组织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优秀的授课教师及“农民夜校”实训基地负责人,采取“集中+分散”“跨区域联动”等形式开展专题授课,开课时间为10月至12月。
农民夜校“送教下乡100场”活动授课内容分理论教育和技术技能。理论教育包括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文明新风和文化科普等,技术技能是针对授课点的教育培训需求,因地制宜,具体确定培训内容。
4月26日,隆昌县规划设置的农民夜校“送教下乡100场”活动的示范授课在胡家镇盘石村开讲。结合胡家镇传统农业大镇的情况,邀请了县林业局植保站站长李斌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内容进行授课,该村党员群众、贫困群众50余人参加学习。
此次示范授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典型的案例、通俗的讲解,让参会人员深刻认识到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学习到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隆昌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民夜校“送教下乡100场”活动目前已送学36场,每一堂课都会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从授课内容、培训教材、教师水平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由听课的农民群众打分,并提出培训意见,通过评估结果,找出农民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评价较高的教师可以重复设置课程,力求让农民获得真知识,让“农民夜校”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学习阵地选聘专兼职教师
扶志向、送智慧,断穷根、掘富源。
2016年11月,隆昌县积极探索“农民夜校”“4+模式”,在49个贫困村“农民夜校”相继开班授课,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要素支持;2017年1月底,310个非贫困村也陆续开班。截至目前,隆昌县“农民夜校”从组织安排,到资源利用,再到教育培训,累计开课8600余节次。
传统+实训,建立学习阵地。新、改(扩)建42个村级活动场所,并统筹整合村级学校、民俗文化院坝等资源,建成了359个90平方米以上的传统阵地,并认真落实“九有”要求,实现高点起步,规范运行。
隆昌县通过实地考察、综合比选,分别在李市镇大佛坎村黑山羊养殖基地、普润镇汪家村馥巍农业、界市镇石佛寺村苗木场和迎祥镇三会村核桃种植基地等27个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新型园区或专合社建成实训基地,提供实训岗位230余个;利用传统阵地与实训基地配合,开展教育培训1800余场次。
专职+兼职,建立优秀教师队伍。通过社会征集、个人自荐、组织筛选等方式,建立县、镇两级“领导+专家+技术能手+致富能人”专兼职师资队伍;按经济发展、技能素养等五类需求,选聘50名专职骨干教师;在“五个一帮扶”力量、基层先进模范人物、“土专家”“田秀才”中选聘出900余名兼职教师。
目前,隆昌县已有农技专家、养殖专业人才等为贫困户提供教学活动800余场,受益群众达32300余人。
学习方式灵活课程设置受欢迎
“我希望夜校讲如何依靠互联网发展的知识,让我种的东西也能上网销售。”普润镇汪家村村民肖昌媛表示,“农民夜校”送知识到农村非常好,课程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来选择。
缝纫技术作为选学内容在周兴镇兰家田村很受欢迎。两期“农民夜校”活动中招收学员110余名,其中83人为贫困群众。通过培训,50人利用缝纫技术解决了就业问题,每月增加纯收入1500元。
必学+选学,确保学习内容实。定期召开院坝会、座谈会,开展问需调研,制定年度教学计划。以群众需求为基础,结合政策宣传、普法教育,隆昌县每月制定1个必学菜单;深入调研分析各村思想现状、文化需求、产业需求等,采取农民“下单”、第一书记“配方”、镇党委“出单”的模式,确定党性教育、实用技术、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文明新风等N个选学菜单,实现供需无缝对接,实施精准教学。
“农业现代化、玉米选育”“家风家教、妇女维权”……这是结合隆昌县委实施“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八大计划”开展的农民夜校“送教下乡100场”活动的第二轮巡回授课5月部分课程,从实用知识出发,集中时间段送学给农民。
集中+流动,确保学习方式活。各镇(街道)每月安排至少两天作为集中学习日,采取专题讲座、观摩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集中学习。针对人员较为分散的村、行动不便的学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分别采取“院坝课堂”“入户课堂”“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办各类流动课堂200余场次,促进各类人员参学。隆昌县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和技能比武、学用标兵评选活动,李市镇、黄家镇、界市镇等镇相继开展了农村实用技能比拼活动,参加人员达400余人,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素质。
“在推进‘农民夜校\’工作中,个别夜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对症下药,我相信隆昌县‘农民夜校\’一定能激活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弥补思想文化技术扶贫的‘短板\’,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发挥重大作用。”隆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焕燃深有感触地说。
新闻推荐
日前,隆昌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廉政教育、注重源头预防、加强作风整顿,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社会满意度。强化组织领导...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