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为超李明鲜
知错知止,悬崖勒马。今年1-8月,全区有1496名违纪违法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
“上工治未病”。进入新时代,自治区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发现问题上下真功夫,在处置问题上精准发力,让监督真正长出“牙齿”来,实现反腐“治未病”,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防微杜渐
谈话函询“实”字当先
“柳州市某单位报销私家车洗车费。”今年初,自治区纪委收到问题线索。自治区纪委立即函询,但涉事部门函复:“不存在问题。”
“咬”住问题不放。办案人员赶到柳州调取洗车场记录,比对公务车号牌,筛查出两部私车洗车费公款报销。办案人员还查实该部门三辆公车违规登记在企业名下。
“小事”较真,着实让人感受到监督抓早抓小的力度。(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自治区纪委责成涉事单位领导深刻检讨,压实整治“微腐败”主体责任。自治区监委给柳州市政府下达监察建议书。柳州市全面整改,公车规范管理蔚然成风。
自治区纪委全面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四位一体”监督格局,扩大函询提醒、核实谈话、诫勉谈话范围,对有违纪苗头或存在“微腐败”的党员干部,及时提醒教育,使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做深做实谈话函询制度化,提升监督实效。”自治区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说。自治区纪委出台《机关对反映区管干部问题线索进行谈话函询的实施办法》等制度,特别要求对谈话记录和被谈话函询对象回复的书面说明要及时认真核实,科学构建发现问题机制。
聚焦“认真核实”,监督紧盯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通过及时谈话提醒、函询约谈,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对如实说明问题且所反映问题不实的,予以采信并了结,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推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形成震慑
处置问题“硬”字着力
只发现不处置,开展监督就是做无用功。纪委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监委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为监督这个首要职责催生出更锋利的“牙齿”。
极少数不收敛不收手严重违纪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党员干部,对纪委监委履行第一职责置若罔闻、不为所动——
上林县委原书记韦志鹏,面对自治区纪委约谈函询,三番五次欺骗组织,企图瞒天过海;
灵山县委原书记莫东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收受礼金,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还不如实说明问题;
那坡县原县长汤梓军,在自治区党委分片区约谈县区党政正职后,仍多次收受财物……
这些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躲不过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的“铁拳”,最终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
查处一案,警醒一片,震慑一方。今年1—8月,全区立案查处厅级干部27件,处级干部439件。自治区纪委监委精准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执纪问责、调查处置,推动监督释放刚性力量。
警示教育
通报曝光“严”字托底
党内监督条例规定,领导干部要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组织监督。自治区纪委监委抓落实、重执行,加大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的分量让监督长“牙齿”。
今年初,自治区纪委严肃查处大新县原县长玉明金利用职权便利为他人谋利、挪用公款从事营利性活动等严重违纪问题。按要求,该县6月29日召开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一些人碍于情面,对问题蜻蜓点水:“深入群众嘘寒问暖不够”“担当方面要加强”……
“暂停!”受指派参会的自治区纪委工作人员要求聚焦案件、剖析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参会人员立即改正,动真碰硬揭短亮丑——
“你交往的人较杂,要净化社交圈”;
“你一些决策违反程序规定,让基层无所适从”;
……
纪委有效监督,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案明纪,效果立竿见影。
自治区纪委监委规定,对严重违纪涉嫌犯罪接受组织审查的,向社会公开发布查处情况;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件一律曝光。1-8月,全区党纪政务处分11532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75批次2440起。
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治未“病”。1-8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人员26287人次,体现了对党员干部从严管理、从严要求,防止小错误变成大错,构建起有效的监督执纪体系。
新闻推荐
“2018彰泰情暖小候鸟幸福计划”的孩子们在南宁彰泰红合影每逢中秋佳节,都是乡村里留守的“小候鸟”们日夜期盼的全家团圆...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