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上林新闻 > 正文

抗击日寇入侵 涌现无数英杰

来源:南宁日报 2015-08-18 09:24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95岁的李增镇,当年他与父亲一起打死打伤6个日本兵。▲余永光在这条巷子里消灭了5个日本兵。?上林的这片山区曾经是抗击日军的战场。

本报记者 冼 敏/文 梁 枫/图

日军1944年9月第二次入侵南宁,11月24日攻占了南宁,南宁迅速沦陷。日军烧杀淫掠,给南宁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数百万人民流离失所。南宁沦陷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拿起武器,保卫家乡,从中涌现出不少民间抗日英杰。他们奋起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父子合力打日寇

事件:李重悌父子在家用两杆枪反击

时间:1945年4月5日

地标:上林巷贤镇三水新村

往事:打死打伤6名日军

当年用两杆枪打倒6名日军的李重悌父子,如今儿子李增镇已是95岁高龄,父亲早已过世。近日记者来到上林巷贤镇三水新村67号时,李增镇老人正在家里闭目养神。李老的身板还比较硬朗,思维还很清晰。说起当年打日寇,他很兴奋,向记者娓娓道来:当时我爸已经72岁,我22岁……

鬼子入村扫荡

1944年冬,日军二度侵犯广西,上林第二次沦陷。日军从宾阳进驻上林,巷贤镇群众组织自卫队,队部就设在三水新村,对在上林—巷贤—宾阳一线行军的日军进行伏击。自卫队的枪法很准,每次伏击都给日军不同程度的打击,日军对自卫队恨之入骨。

1945年清明节时,日军趁老百姓从山中回家拜祖之机,当晚从县城出动100多人南下巷贤,包围新村,准备大扫荡、大屠杀。

清明节当天天还未亮,自卫队哨兵发现有日军在新村周围埋伏,便鸣锣、吹牛角发出警报。人们从梦中惊醒,牵牛策马,挑起行李向山中逃,仅有少数年老村民守家,李增镇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从村东门跑上来的李仲山高声大喊:“重悌(李增镇的父亲),快走呀,鬼子来到那糟了。”李重悌开了门说:“我们已经来不及走了,你快进家来,我们准备痛击鬼子。”“不,你不走,我要快点走……”李仲山边跑边喊。

李重悌关了大门,就听到日军“咯咯”的皮靴声一阵阵在巷子里响起,如马跑一样。李增镇从北边楼上的哨眼看去,看到一幕幕惨景:李裕冠的婆婆背着的孙女,已经被日军用刺刀刺死,鲜血染红了襁褓。李裕冠的妈妈背着三女儿拼命逃,遇到另一个日军,发出一声惨叫倒下了,尸体压住了哇哇哭叫不停的孩子。老婆婆看日军走远了,走到已死的儿媳妇身边,救出还活着的孙女。李增镇又从西边的哨眼看去,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被一个日军大刀追砍,一刀把她的髻发连头皮砍落在地,妇女倒了下去,鲜血直流。

新村展开反击

李重悌立即叫来两个儿子李增镇和李增才商量对策。李重悌说,前天自卫队特派侦察员李崇灵说,大丰李祝三这个汉奸现在已经当了维持会长,他强迫群众给日军交粮食、蛋品、肉类、蔬菜,还要征取美女,白天不许群众关门、晚上不准闭户,允许日军落户并到处乱窜。“如果我们不狠狠打击鬼子,吃的苦头就更重了。”“我们怎么对付?”“我们枪少,要设法从鬼子手里夺过来。先打开大门,等鬼子进来就关门打狗。”“好!”

李重悌叫李增才扛着大斧头,在大门口侧面举斧等鬼子进来。李增镇则用土鸟枪直瞄大门,保护弟弟的安全。谁知这时候李增镇的妻子戴玉英背着孩子打开侧门走了。“爸,玉英从侧门逃了。”李增镇向父亲汇报。李重悌紧张起来,拿着一支湖北单筒跑到西边的哨眼察看,李增镇也跟着过去。

一个日军拦住了路口,挥着大刀哈哈大笑,眼睛盯着玉英口水直流。惊惶失措的玉英半步也走不动了,日军边笑边要抓她。李增镇忍不住了,夺过爸爸手里的枪要打死日军。“不,不行!忍耐一下,玉英还背着我的乖孙。”李重悌说,开这一枪虽然可以打死日军,但却赔上两条命,行不通。

玉英软绵绵地倒在地上,日军又是哈哈大笑。“砰!”李重悌的枪响了,子弹穿进日军的胸脯,他倒下一动不动了。玉英爬起来向山中飞奔,水沟里也跳出很多年轻女村民,跟着玉英向山中逃命。

全家齐力杀敌

李重悌开的第一枪阻挡了日军的去路。李增镇拿着土砂枪转到了另一个哨眼,看到6个日军躲在李启德的砖屋墙脚下,他们戴着浅黄色的军帽,只有两支长枪,枪口搭着刺刀,刀上还染着鲜血。站在前头的日军持手枪,用望远镜观看刚被打死的日军。

李增镇用土砂枪对准前头的日军,一扣扳机却不响。李重悌过来补了一枪,只看到手枪、望远镜掉在地上,发现墙角染了鲜血,日军中弹了。

死了两个人,日军对李重悌一家愤恨至极,便从李启德家开凿枪眼,对准李重悌家的窗户用机枪密集扫射,同时投来七八个手榴弹,在屋外到处乱炸。那个带着染血刺刀的日军冲上来拾手枪和望远镜,刚往回走了七八步,又中了李家的枪,一命呜呼。

李重悌的房屋地势较高,屋边又有一个小鱼塘阻隔,日军的机枪子弹打不进来,只在墙上打了一个大洞和几个小窟窿。李重悌说估计日军没带小钢炮,叫李增镇兄弟到自家墙脚去听动静,防着日军来挖墙。

李增镇兄弟照父亲的吩咐去做。当时炮火激烈,李增镇12岁的妹妹素玉揭开一个大缸,跳到里面用稻草盖住自己。枪声一停,他们就高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素玉也从大缸里跳出来跟着唱。

父子越战越勇

巷子外边一片寂静,只有手榴弹的硝烟飘荡着。固守阵地的一个日军躲在鱼塘边那堵残破的老围墙下,用刺刀顶着一顶军帽,隐隐约约地露出围墙上苍翠的芦苇。

“爸爸,芦苇中发现有个鬼子。”李增镇向父亲报告。“他是故意挑逗我们打冷枪,不要上他的当!”仔细看了一下,李重悌提醒道。父子俩继续紧盯着日军的举动。大约过了20分钟,日军用手摘下刺刀上的军帽,以为没人发现他,就站了起来。李家的枪又响了,“砰”一声,日军翻倒在塘边的水沟里。

旁边另一个日军看到自己被发现了,顺势翻下塘边一个粪井。但粪水又脏又臭,气味难闻,他又迅速爬起来。“砰”的一枪,日军又倒在了井基上,他用手摸摸伤口,不停地咆哮,很快鼻子就被粪水浸没,不再动弹了。

又一个日军爬上塘边,向李增镇的哨眼连开几枪,都没打中,枪声停后,李增镇的土砂枪响了,几颗黄豆大的钢砂打进了日军的脑壳。日军捂住伤口,夹着枪高声大哭,跑到一棵柚树下呻吟。

日军看没有办法攻破李重悌的家,十分恼火,从村北部搜到两个70岁的老人——李益隆和李炜英,要杀他俩。李益隆高喊:“开枪过来救我们!”李重悌看不到目标,朝喊声处空打了一枪。日军立刻放开老人逃了。

日寇落败而逃

李重悌的枪法好,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日军,日军却伤不到李重悌一根毫毛。无论远近,父子俩一发现日军都开枪,日军从正面攻不下,改从侧面进攻,机枪、步枪一齐打了过来。

李重悌说,现在日薄西山了,我们守到天黑,敌人是不敢同我们夜战的,他们最害怕我们去摸他的营了。

正在此时,李增镇从南哨眼远远看到,几十个穿黑衣服的村民赶来支援他家了。他们打了十几发子弹,日军被夹在中间,渐渐支持不住了。黄昏时日军把9具同伴的尸体抬到李氏宗堂,将学生课桌当柴火烧尸,连几个重伤的同伴也推入火堆中烧死。

第二天天还没亮,日军就从宗堂退兵,回万加圩,沿马路往县城跑了。

李增镇总结了这次战斗:日本皇军最逞凶,杀人放火天不容;欲把新村人杀绝,谁知一户也难攻。父子打场漂亮仗,大灭敌人削威风;鬼子惨败逃似风,垂头丧气返大丰。

长工踞宅打鬼子

事件:乡绅张学富家的长工余永光踞宅抵抗

时间:1945年3月25日

地标:上林巷贤老圩

往事:打死5个日本兵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上林县巷贤老圩,寻找当年的抗日英雄余永光。余老早已不在人世,他的孙子余昌达带着记者来到高贤村老圩65号附近,这便是当年的抗战旧址。

“我爷爷当过兵,会使枪。当年打日本鬼子很厉害,救了很多人。”余昌达说,当年爷爷跟着国民党在平南打了日军后过来的,因为要养伤,便留在了乡绅张家看家护院。他比划着当时爷爷打鬼子的情景,向记者讲述起爷爷曾经告诉过他的抗日故事。

1945年,日军在宾阳新桥征调了1000多个民夫,带着扁担、箩筐和绳子等到六崖隘等候,欲再次洗劫巷贤。日军派出一个加强连,配有山炮和重机枪等武器来到巷贤,住满了巷贤新圩和老圩。新圩和老圩的群众已全部撤离,只有乡绅张学富一家十多口人一个都没有撤出,其中只有长工余永光有一支单响枪,全家人危在旦夕。

日军入侵,村里敲起了锣鼓,告诉大家开始抵抗。各村听到锣声后立即行动,有枪的拿枪,没有枪的拿大刀、双叉等。总共有三四千人从四面八方向巷贤圩包围而上,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

天刚拂晓,炮声隆隆,余永光不慌不忙地选好位置、挖了枪眼,准备迎击来犯之敌。炮声停后,日军以机枪作掩护,往巷子里的张家冲了上去。距离张家大约30米时,余永光一枪打倒了一个。紧接着又一个冲上去,也被余永光打死。打死两个日军后,枪没了子弹,余永光便拿锄头守在门口,用锄头接连打死了3个日军。

日军叫从仓帽村捉来的一个村民,进巷子拉尸体回来。该村民不肯去,日军便一刀把他的身体砍成两半。这时余永光在屋内转到大房打开了门,把那个杀人的日军连人带枪拖了进去。夺了枪和子弹后,余永光更加勇猛,继续抗击来犯之敌。

人死了尸体又拿不出来,日军发了疯似的用炮向张家乱轰。打得张家前面的火砖房穿了两个大洞,屋内烟尘滚滚,屋上瓦片乱飞,以为这样就把这家人都打死了。谁知日军一进巷口又挨一枪,最后连巷口都不敢近了。张家的人幸免于难。

此时外围的巷贤自卫队也步步逼近,打击敌人。日军以圩亭为依托,继续顽抗,战斗一直坚持到下午3点多钟。后来,自卫队把重机枪(日造)移至距离张家和南门200多米的那块畚地上安放,直向张家和南门的敌人猛射。敌军乱了套,迅速集中火力向东门突围,跑上了黄华山,再以机枪掩护撤退。

新闻推荐

夫妇保洁员,奉献是乐事

上林县三里镇云姚村的覃世新、韦凤纯夫妇都是村里的保洁员。每天,他们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还会走上村前的省道20231线,清捡近两公里长的路面上被丢弃的塑料等垃圾。从2013年开始,夫妻俩几乎是风雨不...

上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上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抗击日寇入侵 涌现无数英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