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蓝直荣)近日,加拿大多伦多《明报》刊发文章,盛赞上林县风景美、人长寿,是上佳的旅游地点。原文如下:
壮族龙母文化发源地
广西上林县景点风光美不胜收
对于很多多伦多人来说﹐上林县不算是个很熟悉的地方﹐但是却是个上佳的旅游地点。
上林县地处中国广西中南部的大明山东麓,得益于北回归线横贯县城所在地大丰镇,这个现象不仅国内十分罕见,在世界上也不多见,造就出多个奇特的现象——每年的夏至季节(阳历的6月21日前后)这天,竖直的竹竿或是人直立于阳光下,正午12时是没有倒影的。境内的大龙湖是一个拥有7处泉眼的人造高山平湖,总库容为1.51亿立方米,水面积8400多亩,最深处达180多米,此湖常年保持固定高水位,素有世界十大喀斯特熔岩水库及“中国的下龙湾”美誉。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9月以来,大龙湖的“上称山”屡次出现世上罕见的如梦如幻、美丽无比的“佛光”等。
●中国长寿之乡
上林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当地人叫做“石南海”。在这被公认的壮族龙母文化的发源之地,古老而拙朴的上林人民世世代代安居乐业,得益于保护完好的良好生态,该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个50万人口的县份,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2009至2011年连续3年超过十万分之七,2012年底,该县又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上林县的景点及风光可以说美不胜收,这里还有日月同辉的大明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的《游记》中以1.4万多字详尽描述三里·洋渡的田园风光。被称为岭南第一、第二碑的《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廖州刺史韦敬辨智城碑》两块唐碑(前者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后者刻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即公元697年)等名胜古迹都处于该县境内。这里,还有源于明代的“渡河公”民俗及“卢于春社”等民俗,让无数游客心头顿生“不来上林是憾事,多来上林是福分”的感慨。
上林县委宣传部的蓝州指出﹐要感受到今天的上林人是怎样过自己别具一格的田园生活及拙朴节庆,可以借唐代诗人王驾的《社日》作为文章结尾,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美好的回味: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新闻推荐
大丰镇云里村。本报记者周旋摄?巷贤镇鼓鸣寨。本报记者周旋摄?象山工业园区一角。本报记者周旋摄?立面改造后的明山大道。本报通讯员温宁生摄?宽敞的路面和崭新的公交车。本报通讯员蓝洲摄本报记...
上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上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