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嘉宾为南宁垃圾分类地铁宣传主题列车发车揭幕?本报记者赖有光摄
本报讯(记者廖欣 实习生张鑫玥)昨日上午,“垃圾分类新时尚,绿色南宁新主张”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地铁宣传主题列车发车仪式在地铁1号线南湖站举行。当天,主题列车正式发车,乘客们走进精心布置的车厢,就能看到垃圾分类政策、示范经验、分类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车厢内部呈现。据了解,专列共运行3个月,运行期内浏览量预计超过400万人次。通过大力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风尚、新规矩,持续推动绿城品质升级,不断擦亮生态宜居城市的靓丽名片。
“废电池、过期药品、废旧灯管是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食品、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市民王女士点赞道,这样的形式新颖生动,车厢内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小常识,让她能够在上下班的时候利用坐车时间轻松学知识。
分类在指尖,文明在心尖。垃圾分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是考验城市治理水平的课题,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试金石”。近日,在住建部《关于南宁市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的通报》中,南宁市在46个城市中位居第一档。结合《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南宁市垃圾分类办在全市开展《条例》大宣贯,掀起了《条例》学习热潮,同时全力推进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及厨余垃圾收运工作,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
为了更好地宣传《条例》和垃圾分类,实现全市全面发动、全民互动,市垃圾分类办在“户外有图、电视有影、广播有声、网络有言、报刊有文、入户有人”基础上,对形成多维化的宣传教育体系作出创新探索,打造了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地铁宣传主题列车。希望市民搭上时尚的地铁列车,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和监督员,把“被动”的接受指导变为“主动”的分类整理。
据了解,“垃圾分类新时尚,绿色南宁新主张”地铁宣传列车共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以对称形式投放垃圾分类宣传画面30多幅,宣传标语10多条。其中列车第一、第三、第五节车厢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宣传海报号召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第二、第四、第六节车主要展示南宁市近年来出台的垃圾分类政策、成果,重点普及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同时,所有地铁内电视还会定时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
新闻推荐
文|汪曾祺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