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育,携手共赢(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黄颖 佟镝 通讯员胡柳芳 周密
5月17日,南宁市高山塘小学学生淇檬的妈妈在亲子日记里这样写道:“撰写亲子日记从第一篇到一千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四位数,中间经历了各种‘艰辛’才有今天的感悟,才带给了我诸多的惊喜。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但凭借着那股毅力和坚持,最终突破了自己,和孩子一起‘站在’了1000篇的数字上继续前行……”
没错,这是她的第1000篇亲子日记。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写亲子日记?她从中收获了什么?这要从5年前高山塘小学的亲子日记计划说起。
结合实际开启家校共育新篇
南宁市江南区高山塘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54%学生是随迁子女。部分孩子缺失家庭教育,家长和学校缺乏沟通,是学校面临的难题。该如何搭建起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人才观,遵照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工作架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生活习惯的客观现实,高山塘小学在校长胡柳芳带领下,探索建设“立体家长学校”的改革与创新。“在整个家校共育的探索中,我们首先要明晰家校合育的目标,构建家长学校有效的工作模式,解决家长学校的课程资源,最终搭建家校合育的有效平台,从而形成家校教育的力量。”胡校长说。
亲子日记的创新形式由此诞生。如今,亲子日记计划已经推行近5年,由家长撰写的亲子日记累计约5000万字,由学生撰写的成长日记约2000万字,由教师撰写的教育日记约300万字。高山塘小学家长学校开课45次,校内受益家长逾5000人次;校外分享除周边学校外,还到达广东、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等地,形成了具有良好口碑的家校合育基地。
四个阶段打造励志文化校园
5年的研究和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第一阶段,在理论基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建设“立体家长学校”促进励志家校合育的理论研究,明确提出基于“励志教育”校园文化,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家校合育工作目标体系。
第二阶段,则努力开发家长学校的课程。选修课主要是通过班级或年级课程实现的四大课程有亲子日记推介课、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基本特征及家庭教育基本策略、各年段课程标准及基本家庭教育策略、因需开设的课程。
第三阶段,学校积极整合资源,三位一体保障家长学校课程,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两个学习平台是家长学校课程实施的基础。
第四阶段,学校则提炼出可推广的立体家长学校“1234”工作模式,即达成“1”个总目标(唤醒潜能、励志教育),打造“2”个平台(线上学习平台、线下交流平台),培育“3”支队伍(励志教师、金牌家长、励志之星学生),创新“4”种特色活动(亲子日记、教育日记、成长日记合为“三写工程”,体育明星、家务明星合为“两大明星”,成长型的家委会,家长节活动)。
立体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重新认识家庭教育,实施积极的家庭教育,助力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家校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翻开了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新的篇章。
新闻推荐
前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2643列 同比增幅96.4%,超去年全年开行列数
本报南宁讯(记者/康安通讯员/李伊)记者9日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2643...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