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年。我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今日起,本报开设“创文明城市建和谐八桂”专栏,推出相关报道,反映各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以此推动我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敬请垂注。
本报南宁讯(记者/周珂实习生/朱金霜)斑马线前,机动车主动停下,礼让行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随处可见,或文明劝导,或热情指路;大街上、小巷里,一块块公益广告牌传递着和谐正能量……盛夏时节,在我区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等市,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按照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关规定和中央文明办评选通知要求,我区推荐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玉林市等5个城市作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广西地级参评城市,推荐南宁市参加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当前,这些城市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建立起常态长效机制,真正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宜居指数”。桂林市按照国际化、智慧化、便利化要求,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对照公园城市标准,严控建筑物高度密度,累计拆违1100万平方米,塑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形象。北海市投入近8亿元提升全市1887条背街小巷硬件设施,让这座滨海城市焕发勃勃生机,得到了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梧州市去年投资31.4亿元,统筹推进48项城市提质工程重点项目,改善城市宜居环境。
比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更具挑战的,是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桂林市推出“文明进社区真心访民情”活动,开展文明餐桌等“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十大行动”,涌现了“周末爱心妈妈”等一批全国优秀品牌。北海市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模范引领活动,带动市民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垃圾不落地珠城更美丽”“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等志愿活动逐渐形成品牌。柳州市承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向全国展现了“好人之城,德馨柳州”的城市文明形象。梧州市深化“做新时代文明人”活动,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评选推荐工作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深入挖掘凡人善举,选树先进典型。玉林市深入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题活动和“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主题爱国卫生运动,拒野味、分餐制、用公筷,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等成为当地文明新风尚。
创建过程中,各市还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桂林市通过征集市民“金点子”等形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玉林市聚焦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将创建文明城市列入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重点实施市容环境提升、交通秩序提升、市场规范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柳州市通过办好体育场馆降半价、公益医疗全覆盖、城市道路停车点一个小时内免费等一件件实事,让老百姓在创城中感受到看得见的方便、摸得着的幸福。
作为参加“复查”的城市,南宁市在创建中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创城工作全面提升。更加注重城市里子,组织开展“共建共享,宜居绿城”提升行动,推动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全面整改提升;组织公安、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遏制社会不文明顽疾;印发《首府南宁创建文明城市“十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快速补齐创城薄弱环节和城市短板,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创城工作能力和水平。
新闻推荐
“我给妈妈化个妆”公益活动火热进行中 用行动向母亲大胆说出爱,就趁现在!
本报讯(记者韦薇)你有多久没和妈妈打电话了?有多久没认真看过妈妈的脸?有多久没和妈妈说过“我爱你”?现在,有一种爱的反哺,叫“...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