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快乐成长?本报记者佟镝摄
■韦君兰
夏末初秋的季节总是寓意着新学期的开始,小记者们即将回到美丽的校园里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而刚过去的暑假,南宁晚报小记者团可谓收获满满。各式花样新玩法,让小记者的每一周都精彩纷呈。即日起,南宁晚报小记者秋季精英班开始招生了,快来跟上大记者的脚步,让你的童年增添色彩吧!
手脑结合跟着大师学压花
压花源于英文的pressedflower,就是将根、茎、叶、花、果、树皮等植物材料处理成平面花材后经过巧妙构思,制作成精美的植物制品,是融合植物学与环保学于一体的艺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大记者们希望通过压花艺术将自然界的奇花异草融入小记者的生活空间,让小记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进而保护大自然。让小记者在爱花惜花之余,能在冬天见到春花,夏日看到冬草。
南宁晚报小记者手脑结合,不仅能将植物材料处理成平面花材,还能将花材制作成精美的相册。小记者韦博楠说:“我觉得压花这个过程非常考验我的耐心和细心,因为它既需要我能细心地处理花材,又要不停地重复同样的步骤,十分考验耐心。但我觉得很好玩,以后我就能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会压花了。”
探索自然童趣雨林大冒险
“我为什么要戴眼罩呀?”“戴眼罩很没有安全感的。”每次雨林大观活动,都能听到小记者疑惑的声音。青秀山自然课堂刘老师告诉小记者们:“那是因为平常我们总是习惯了用眼睛去观察周围,这一次我们要尝试一下把眼睛遮挡起来,仅靠嗅觉和触觉看能不能分辨出植物的不同特点。”
小记者们好奇满满,一个搀着一个向前走去,“这片叶子的边边是锯齿状的!”“这片叶子有一股味道,但是它被我晃动的声音好像钞票。”小记者们兴奋地说着自己的感受。每一名小记者都体验了一次“盲人”的感觉,大家不仅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还知道了要区分一些事物,光靠视觉是不行的。小记者陈子涵说:“眼睛真的非常重要,我要保护好它,还要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事物。”
夜游青秀山感受虫叫蛙鸣的盛宴
鸣虫欢歌的季节如期而至。如今的孩子住惯了城市,钢筋水泥隔去大家对自然的感知,但大自然不会忘记迎来送往四季更迭。南宁晚报小记者们带上手电筒,披着月光跟着自然导师一起俯察花草虫鱼,仰观星河天悬,打开五官感觉,听虫叫蛙鸣的盛宴。
夜晚的青秀山显得格外安静,小记者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一起在荫生植物园里寻找动物的踪迹。“这里有蛇!”小记者覃旭江惊呼,大家纷纷跟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刘老师告诉大家:“蛇以食鼠为主,各种树木堆或古墙角落都有可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处5G时代科技发展让沟通更便捷
如今的生活已区别于10年前,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也在逐步提升中,从BB机到大哥大再到小联通等,映射的便是通信技术由2G转向5G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人们不再满足于卡顿、慢速的交流方式,更多的是希望通信设备能以更高速的性能让大家沟通更便捷。南宁晚报小记者团为此走进移动5G体验馆,了解何为5G、5G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讲解员说道:“最早的通信方式是西周时期的‘烽火戏诸侯’,那便是人们最初的一种沟通方式。如今,稳步提升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使得现代社会拥有了十分先进的沟通方式。这便是我们来5G体验馆想让大家知道的东西。”
南宁晚报小记者团秋季招募开始啦
南宁晚报小记者团成立于2012年3月6日,目前有小记者15000余人,培养出的小记者多才多艺、社会实践能力强,有较高的语言沟通能力。多名小记者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写作水平,并且在高考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录取,在学校里继续发光发热。
为培养小记者、小编辑人才,提高南宁市中小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文章写作水平,南宁晚报首度把高校的“新闻学”知识引入课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解读校园新闻采访、写作技巧。
报名贴士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9月30日
班次安排(有效期2020年10月—2021年2月,理论课时间为连续上6次12课时)
精英新闻初级班(适合小学二、三年级)周四18:00—19:30
精英新闻中级班(适合小学四、五年级)周五18:00—19:30
精英新闻高级班(适合小学六年级至初二年级)周六9:00—10:30
精英广电1班(适合朗诵或主持基础的孩子)周六10:50—12:20
精英广电2班(适合零基础的孩子)周日9:00—10:30
咨询电话:18277100918小茵姐姐18176269194君兰姐姐(微信同号)
新闻推荐
项目设计变更造成建设进度滞后,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整改 青秀万达广场人行天桥10月中旬启用
观众对相关承诺方回答问题满意度投票?本报记者赖有光摄■本报记者赵金玲实习生廖攸今年,《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