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老家的屋子院坝
4月19日傍晚6点过,夕阳西下,周某又一次回到老家的院坝里头。这是他出狱后的第36小时,周某心情已稍稍平复,在南宁老家的院坝里,红星新闻记者和他面对面做了采访。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因为2012年在网络蹿红的一段采访视频,将2020年4月18日出狱的周某,推到了风口浪尖。30多家网红、直播公司竞争与他签约,有公司开出200万元的价钱。
周某一直很拒绝记者的镜头,对于网红之类的东西,他也说自己完全不懂。但他坚决回答说,不会签约网红直播,“签约就相当于给他打工,打工是不可能打的”。
但8年前的另一个问题,答案出现变化,他开始觉得家里比监狱好。“我想种地,不去城里闯荡了。”周某说道。他自己年近不惑,父母亲年纪也大了,“希望多陪一陪他们。”
A
晚上回家 去医院看了父亲
他拥抱家里每个人,和大家说“好久不见”
周某家的木门上,门神年画已经发白斑驳,木门里是一条窄巷。进去以后,是一处院落,堂屋的摆设很简单,屋顶还是石棉瓦,瓦片和墙沿间还有不小的缝隙;窗户是墙洞上挂一面窗帘,没有玻璃——这是周某六个兄弟姐妹和两个老人的家。
其实,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周某就回过一次家。这次释放和以往不一样,以至于接过他三次的兄弟都迷惑了——当天清晨6点半,刑满释放的人都由户籍地司法部门直接接走。从柳州监狱到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200多公里,周某告诉记者,到五塘镇后又办手续,接着是相关部门的帮教,“心理辅导吧。”
这个环节他并不陌生,此前三次释放都经历过。在派出所吃过晚饭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送他回了村里的老屋。
家人为其举行了跨过火盆的接风仪式。在堂屋,周某拥抱家里每个人,“和大家说‘好久不见’。”二姐回忆道。在大姐印象里,周某精神不太好,“脸上看着有些憔悴。”周某在家里没有待很久,“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就离开了。”
周某告诉记者,他去了医院。因为气管炎,还有几个月就满80岁的父亲正在那住院。
看护父亲的大哥说,周某去看了父亲,“他请父亲保重身体。”
B
8年前的问题 如今答案已变
“当然是家里面好;当时犯了错,哪里会懂?”
这一次,周某的服刑时间比过往三次加起来都要长。回家的路上,周某倍感新奇。他说,变化太大了,尤其是从镇上到村里的路,“修好了水泥路。”还有一些事物,他连连说“不懂”,比如记者提到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周某听后又问了一遍记者:“共享什么?”而因他出狱被反复提及的直播、网红,周某也连连摇头:“完全不懂,四年半变化这么大,谁能懂?”
把时间再拉回到2012年的那个派出所里,正是因为在那个时空里的对话,才有今天备受关注的周某。对于那些话在网络上引起的波澜,周某说:“我不知道。”他的狱友们也不知道。
再被问当年的问题,周某的答案一样吗?
2020年4月19日的农家小院里,红星记者向周某提出了当年电视台记者的问题。
“反正我就是觉得,不想去打工。”周某说,实际上自己出去闯社会也就几年,他没有进过工厂,“不喜欢帮别人打工。”
另一个问题是:家里面好?还是看守所监狱里面好?2012年面对镜头时,周某的答案是看守所比在家里面“好多了,里面的人说话又好听”。2020年的这个傍晚,周某的答案改了:“当然是家里面好;当时犯了错,哪里会懂?”
“以前是觉得里面好玩。现在想想,父母亲年纪也大了,我想回家多陪一陪老人。”
C
不会签约
也不知道什么是“网红”
“签了合约就是别人的工人,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
此前,有30多家网络直播的相关公司宣称要找周某合作,除了18日一家公司在柳州监狱外自称提出200万签约,19日上午,还有一位来自广州的网红策划人直接来到他家里,也提出100万元的“协议”。
即使是村里的几个娃娃,站在隔壁楼房上俯瞰周某家院子时,记者也听到他们在说“二百万、三百万”的讨论。不过,周某面对记者时却称,并没有人和他说过这些事情,“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
周某又说,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他也不会签约。“签了合约就是别人的工人,没有自由了,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他又说,如果签了合约,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言而无信”,“之前我说过的嘛,不可能打工的。”
周某说,自己和狱友一样,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网红”。
出来两天了,他也还没看过网上有关自己的表情包、海报、T恤图案,“手机都没有,我也没见过,搞不懂。”
尽管如此,对于获得的关注——比如登门拜访的朋友、自媒体、机构媒体等,周某并没有觉得不舒服和烦恼,“来者都是客,这是我们的风俗。”
D
不会再偷车了
想“自由”种地
他说,自己的心定下来了,要好好做人做事
他大哥记得,这次出来后,弟弟说以后要走正路。虽然他印象里,弟弟以前也有过这样的说法,“这次看起来是认真的。”
这次真的会和以前不一样吗?周某坦言,获得了自由,肯定要珍惜,“不会去偷车了。”
他说,自己的心定下来了,要好好做人做事。“这个和年纪没有关系,一个人还说要看你自己想不想做”。他就有想做的事:种地。
“种点瓜,种点青菜,不去城市里闯社会了,待在家。”周某说,回家前,政府方面也和他说了,如果需要帮助可以提申请。
甚至,周某还把种地和自己理解的“自由”联系到了一起。“种地也是自由的,种多少是你自己的选择。”
种地的自由重要吗?“肯定重要啊!”周某说道。
红星新闻记者 郭峰 彭亮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康安通讯员/韦炳乐)4月16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获悉,即日起联合桂粤湘黔四省区政府部门,开展普...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