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宁 今日武鸣 今日隆安 今日马山 今日上林 今日宾阳 今日横县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今日南宁 > 正文

与其质疑受害者,不如阻止施害者

来源:贵港日报 2019-12-03 10:17   https://www.yybnet.net/

黄楚程

主持人语:当“暴力”加上“家庭”这个定语,仿佛暴力就不再是暴力,而仅仅是小家庭中的私事,或者只是感情上的纠纷,远远谈不上“血腥”。这恰恰是家庭暴力容易被忽视,因而特别需要全社会引起重视的地方。

11月25日,是“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而这几天“家暴”话题也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导火索之一是就在25号当天,美妆博主宇芽发布了遭受前男友沱沱家暴的视频。视频中,沱沱用力拉住宇芽的腿,试图将她拖出电梯。整个过程中,宇芽拼命挣扎,电梯门反复关上了4次。最终,宇芽还是被从电梯里拖了出去。

触目惊心的视频画面引发了大量的转发、讨论,大众普遍对受害者感到不忍和同情,对施暴者愤怒和唾弃,但同时也有不少声音在问,为什么被家暴的女人,第一次挨打后不跑?为什么一位粉丝百万,颇具影响力的美妆博主也会甘心被男友殴打,还是在接连遭到5次暴力,最后一次被打到在床上动弹不得才选择离开?

首先应该意识到的是,在一件暴力侵害事件被披露到公众视野中的时候,追问受害者为什么没能保护好自己,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侵害。这些看似关心的背后,实质是共情心理的缺失,是在质疑受害人的判断力,仿佛一切伤害的源头是因为受害者的疏忽。

其次应该意识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暴问题的话,质问被家暴第一次怎么还不走,就像让受害者拿着炸弹击鼓传花,还要被人责备怎么不传得快一点。需知,这一个受害者侥幸逃脱后,施害者不会停止寻找下一个猎物。而许多受害者发出的声音却很有可能被这些质疑掩盖,从而让施害者的下一次侵害得逞。

离开家暴者到底有多难?原因很复杂,绝大部分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的人,都选择独自承受,而非寻求帮助。前几年妇联的一项调查报告称,65%的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因为怕被人笑话或瞧不起,选择忍气吞声。更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面对家暴问题时,认为这属于“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运用法律武器太伤感情。

有些受害者出于天真、留恋或羞愧感而保持沉默。她们相信了家暴者的指责,以为是自己的“错误”引发了暴力。她们为了家庭或孩子而努力原谅伴侣,假装那些暴力只是“小冲突”,说服自己忍耐,幻想伴侣改变。有些受害者已经被打压和恐吓到不相信自己还有出路,不相信自己值得别人的帮助。还有一些受害者由于过往的心理创伤而习惯被虐待……

受害者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尤其是医疗护理、经济支持、法律援助和安全的庇护所,让她们可以有机会逃离困境,重建自己的生活。而“清官难断家务事”“劝和不劝分”“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传统观念,致使在反家暴成为常识的今天,仍有许多人的求助被忽视,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和理解。

2017年8月,南宁一男子曾当着孩子的面,把菜刀架到妻子脖子上,被后者告上法庭,结果却因为“证据不足”而被判双方感情并未破裂,并给夫妻二人开了一张“婚姻幸福处方”;同年6月,成都一女教师被丈夫家暴至左耳膜穿孔,可在男方“是律师挑拨夫妻感情”的狡辩下,经过了漫长的六次庭审,才被准许离婚。

家庭暴力不是私事,不是不可外扬的家丑,而是需要全社会联合起来干预和制止的暴行。我们既要鼓励受害者站出来报警存证,也要给予受害者足够的救助与保护。施暴者需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这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也需要大环境里存在足够的反暴力与倡导性别平等的声音。对社会公众而言,与其质疑站出来指控家暴的个体,不如思考如何才能让施害者停止暴行。

新闻推荐

南宁市开展防艾宣传主题活动

本报南宁讯(记者/梁莹通讯员/青秋艳蒋慧)11月28日,南宁市江南区围绕“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主题,举行第32个“世界...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与其质疑受害者,不如阻止施害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